close

第一次看到這書,是在敦南誠品,05年10月的時候,那時,拿在手上看的是蘋果日報老板說故事型的自傳「我是黎智英」,這本書只有略為翻翻而已,不過書名一開始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因為我就是ㄧ個不沾鍋的人,對於部分人際關係,能避就避。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所以我的問題又出現了,又需要書幫我解答。

可是注意到他的英文原名卻是「WINNING WITH PEOPLE」中文書名根本是亂翻譯。不過我有收集人際關係類書籍的嗜好。想當然耳會購買此書了,不過我覺得是那ㄧ個挺爛的購書理由,但這浪費錢的收集習慣,使我跟這本書相會了。還好當初沒有考慮就買下這本書,否則我的朋友可能又會LOSE掉幾個。

我看書的習慣是邊看邊用黃色螢光筆畫重點,所以朋友如果看我看過的書,通常是很快的,因為只要注意黃色的部份就好了。而這本書,我看了一半之後,就將筆收起來,不用畫了。因為整本書都挺經典、針針見血,一本內容過於扎實的書,邊看邊畫重點是ㄧ個頗於繁瑣的動作---而且我的螢光筆也劃到沒有墨水了(當時在火車上)。

這大概是近年來看過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籍中,最棒的一本。

作者很清晰的將所有人際關係中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做了精闢的分析與比喻,再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周圍朋友的故事,去教導你如何去跟別人做朋友,並且在每一個章節的最後還會用幾個問題來協助你跟自己對話,檢視自己的實踐狀況,讓你跟自己溝通,進而改善這方面的情形。這真是實用的編排啊

書裡也有不易理解的部份,像是「真正考驗友誼的,並不僅是當朋友失敗時,我們有多忠誠,而是他們成功時,我們有多興奮。」這句的主題是討論朋友間忌妒時如何調整心態與祝福朋友的,我還在體會中,畢竟這種狀況遇到的機會還不是很多的。不過相信這一定會是ㄧ個不好處理的情形。

看看它的章節跟目錄吧?
• 第一部 準備就緒:在人際關係方面,我們是否已做好準備?
• 第一章 透鏡原理:我們是怎樣的人決定我們如何看待別人
• 第二章 鏡子原理:我們第一個要檢視的人就是自己
• 第三章 痛苦原理:受苦的人會傷害別人,也容易被別人所傷
• 第四章 鎚子原理:千萬不要用鐵鎚去拍打別人頭上的蒼蠅
• 第五章 電梯原理: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可以提振他人,也可以令人沈淪
第二部 連結:我們是否願意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
• 第一章 宏觀原理:全世界的人口—除了一個小小的例外—都是由別人所組成的
• 第二章 交換原理:與其嚴詞責備異己,不如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設想
• 第三章 學習原理: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教我們某些事
• 第四章 魅力原理:人們對那些對自己感到興趣的人,也會感興趣
• 第五章 滿分原理:如果你相信人們最好的一面,通常真的會激發出他們最好的部分
• 第六章 對抗原理:關懷應該先於對抗
第三部 信任:我們可以建立彼此的互信嗎?
• 第一章 基石原理: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石
• 第二章 情勢原理:千萬不要把目前的情勢看得比你的關係還要重要
• 第三章 鮑伯原理:當鮑伯跟每個人相處都有問題的時候,通常鮑伯自己就是問題所在
• 第四章 親近原理:如果我們能夠放鬆自處,會幫助別人自在地與我們相處
• 第五章 戰壕原理:在做戰鬥準備時,要挖一個夠大的藏身洞以便容納朋友
第四部 投資:我們願意投資他人嗎?
• 第一章 花圃原理:所有的關係都需要細細栽培耕耘
• 第二章 101%原理:找出彼此認同的1%,然後投注100%的努力
• 第三章 耐心原理:和別人同行的旅程總是比一人獨行還要慢
• 第四章 慶祝原理:朋友關係的真正考驗並不僅止於當朋友失敗時,我們有多忠誠,更重要的是,當他們成功時,我們有多興奮。
• 第五章 高層次原理:當我們對待別人比他們對待我們還要好,我們的層次已經提升至另一更高境界
第五部 互惠:我們可以創造雙贏的人際關係嗎?
• 第一章 回力棒原理:當我們幫助別人,我們也幫助了自己
• 第二章 友誼原理:其他條件不變的時候,人們總是會跟自己喜歡的人共事;其他條件有變的時候,人們還是會跟自己喜歡的人共事。
• 第三章 合夥原理:和別人一齊努力將增加共贏的機率
• 第四章 滿足原理:在最美好的關係當中,只要雙方能夠在一起,這種喜樂就已足夠。

如果這本書提到的種種觀念是需要付費的,我想我願意付3萬元的費用去學這些東西的。

値淂!!!

所以420元是不是ㄧ個便宜的價錢呢?快去買吧~~(書商又要感謝我啦~~哈哈)
我也訂了他的另外的著作<領導力21法則>與<人際關係 101 (中文版)>

看完後再跟大家分享吧~
05/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