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形容目前的職業市場呢?

那就像一艘艘大船遭遇湍流,在大河上左搖右晃。正前方, 竟然又出現了大瀑布,船隻們來不及掉頭,艘艘如自由落體般墜落… …。

船上的人群,被甩了出來的,救命嘶喊聲不斷。倖存留在船上的, 個個都濕了身,狼狽不堪。

這瀑布,就是金融危機引爆的全球經濟衰退。這大船, 就像是一間間大企業、大集團。船上的人,則是你我一般的工作人。

在過去,大船順流航行,光鮮亮麗、福利佳, 吸納了一批批從業者登上甲板。尤其是白領精英, 更是身兼重任的水手、輪機長、領航員、大副、船長。 誰也想不到,總是機會多多、不愁找不著下一艘大船的優秀船員們, 竟然也會落水。

「過去20年,半導體景氣這一次最嚴重!」 台積電總執行長暨總經理蔡力行,如此形容這瀑布深度。

「最近幾個月,好比進入了黑暗隧道中!」 友達光電執行長暨總經理陳來助,說出他看不到光的恐懼感。 當CEO也出來投履歷時

「白領以前從不會被掃到的,但這一波下來,也挺不住了!」 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觀察,過去精英們的一貫想法是: 永遠有工作在等我,薪資、職位總是可以愈談愈好。

誰能想到,工作不再唾手可得!一封封履歷,開始流竄出來。 高階主管的獵頭專家、優駿企管顧問總經理鄭錦翬說,最近幾個月, 他手上的履歷,比前一年度同期增長一倍,「 尤其是很多過去看不到的CEO、副總,這些很有份量的履歷, 現在也主動丟出來了!」

「怎麼又是台成清交的?」一位竹科中型公司人資長, 最近跟朋友開玩笑說,過去想要找台成清交畢業的來面試, 總是很困難,最近卻是一大把、一大把的履歷進來。

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認為,不論金融人、科技人, 他們向來是台灣最有競爭力的一群,現在卻在大風雪中, 被考驗著能否倖存。

「目前很多一流公司出來的一流人才,也會被斤斤計較!」 鄭錦翬說,最近他的外商客戶,找人一看學歷, 不夠好的學校寧可不用;二看英文能力,講不好根本不用談;最後, 才看專業能力與經驗。


失業加待業,50萬個空白人生

被工作拋棄了!愈來愈多台灣的專業白領們, 不得已走進了意料不到的人生長假。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今年2月全台失業率已攀高至5.75%, 總數達62.4萬人,第二季不排除衝破6%。

十年前,正值職場黃金期的25歲到44歲人口, 失業人數僅13萬1000人,今年2月, 卻達到35萬8000人。這22.7萬人的激進成長, 象徵景氣慘跌、壯年真失落。

十年前,大學以上教育程度失業率僅2.67%,今年2月, 卻暴增至5.52%。這106.7%的快速增幅,直指學歷不值錢

截至去年底,全台灣學士、碩士、博士的失業人口,總數達到13. 8萬人,如再加計專科學歷,更高達21.9萬人, 這群高學歷人士的失業率,甚至比國中、國小、不識字的12. 8萬失業人數,還要高,創下史上最高峰的高學歷、高失業率!

失業嚴重,無薪假情況同樣嚴重。 根據勞委會與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從去年10月以來, 上班族曾遭遇過無薪假的,將近30萬人, 整體月收入平均減少三成。

另外,根據就業情報總監臧聲遠估計,光是去年大學的畢業生, 隱藏性的失業黑數(未列入失業率統計中),就達6萬人之譜。

等於台灣起碼有50萬應該好好工作的白領人口, 突然走進了一段空白的人生,他們也都正在尋覓轉型上路的新機會。

這人生底部,是他們從來沒有預期到的。

尤其這些人的背景,多半是白領,科技業、金融業資歷占多數, 向來是金字塔上方中的優勢族群,怎麼也會被掃落下來?

突兀的新聞,這些日子一再出現在觀眾眼前。 很多印象中的幸福企業、龍頭公司,也開始「人力資源合理化」, 也有不少被裁員工上街頭抗議的。過去報導中的主角, 都是藍領勞工,現在都變成了白領精英。

「華爾街一個月大砍7萬人!」「1∕3日本大會社裁員過冬!」 這些雖然只是新聞中的數字差異,但背後代表的是, 白領自己與家庭一個接著一個,往金字塔下方沉淪。

轉型先反省:重新檢視自己

惡劣的環境已經逼得不少白領必須重新面對自己。

「到竹科上班,只是個財務上的成功!」佳世達總經理熊暉感歎,過 去很多人為了錢,在透不過氣的無塵室裡待了8年、10年, 最後連自己喜歡什麼、該做什麼都忘記了。

統掌台積電大軍的蔡力行認為,這波經濟風暴, 反而給大家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

蔡力行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在美國金融業工作, 對於經濟衰退感受非常深刻,小女兒工作了幾年後, 去年決定重新回到學校投資自己, 目前在加州柏克萊大學研究人機介面。在蔡力行眼裡, 小女兒現在算是比較知道自己要什麼。

天天跟上班族打交道的邱文仁則強調,許多金融、科技新貴, 收入高卻絲毫沒有危機意識。不少人在2008年初下手買了豪宅, 心裡都想著:房貸永遠付得出來! 這一波金融風暴給很多人的教訓就是:股票、房子、 還有搞不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都不能亂買。

的確,工作出狀況,財富、生活、家庭、 親情就像骨牌般一個個倒下。這不是白領習慣的順遂人生。

每年有大把大把的交大學生湧進園區。吳重雨觀察, 這些年來實在太一窩蜂,學生都是看什麼熱門,就去什麼公司。「 人活著,一直順利也不是好事!」他最近就苦口婆心勸誡學生們。

轉型要思考:自己喜歡什麼?

但要怎麼轉型找出路呢?

「時代大變遷,是一個reset(重新設定)的機會!」熊暉認為 ,現在是財富重分配的最佳時機,但很大比例的人,都害怕改變, 不想離開舒適圈。

白領精英,過去都打習慣順手球,第一次遇到逆風, 很多人都亂了手腳。因為大部分的白領過去一直在專業上汲汲經營, 一直深化的結果,個個成為標準的「T型人 才」,而非「π」型,只專注在一個本業上,很少深思工作之外, 其實應該多涉獵的興趣、擁有的技能。現在風暴來了, 或許該問問自己,做什麼才適合你?什麼樣 的興趣能成為工作?

這是老調重彈,但也是《遠見》 專訪數十位專家學者與高階經理人後,他們一致的答案。

「大家都要看清楚自己,真正做自己喜歡的事!」蔡力行就勉勵說。

「十年,是變成達人的基本要求!」熊暉也勉勵年輕人說, 發展新興趣,絕對不要覺得晚,「要找個有興趣的主題, 在這主題上,下深功夫。」

熊暉舉自己當例子,他一開始根本不懂面板,進了友達五年之後, 才慢慢抓得到產業脈動。赴佳世達任職前, 他在友達總共待了11年,看著整個公司從無到有, 直到衝上世界前三大,他的一句感言是,「不論是個人或公司, 我從不覺得有捷徑!」

「沒有長久沉浸在一個領域裡,根本看不到門道!」台灣廣告教父、 偉太廣告董事長孫大偉呼應說。

「要勇敢選擇自己的路,不要人云亦云!」吳重雨說, 他有一個電機學院畢業的精英學生, 去年選擇到麻省理工學院念建築,把同學都嚇了一跳,「 但她是真心歡喜的!」

堅持老路、走上新路,都是選擇。重新回到河道上, 白領確實必須學著褪下光環,一槳一槳地賣力前進。

職場達人臧聲遠:小心第二波失業潮

作者:臧聲遠


「台灣第二波失業潮即將來臨,」說這話的是台灣職場達人、《 就業情報》總監臧聲遠。他分析,從去年10月開始, 台灣引爆第一波失業潮,直到2月初才 出現緩和跡象,但不可忽視的是,未來兩、三個月內, 即將畢業與退伍的社會新鮮人,總計約有30萬人將投入職場, 失業率恐怕會再攀升。

去年的新鮮人,仍有約15萬人仍在待業, 加上政府短期上工陸續到期的勞工, 同樣都會是第二波失業潮中的組成份子。

雖從2月以來,無薪假狀況略微喘息, 但企業正式徵才的意願還是非常低,由於訂單能見度不高, 加上經濟情勢不明朗,使得受雇市場明顯沒有春燕飛來。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長期缺工、必須仰賴外勞的「3K」 產業,也就是所謂辛苦、骯髒、危險的行業, 最近也出現台灣勞工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跟外勞搶飯碗的狀況。

到底2009年,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職場趨勢?《遠見》 專訪就業情報總監臧聲遠,分析出五大職場新興方向, 以下是專訪精華:

趨勢1 派遣成為就業主流

台灣的就業市場,一直是「低彈性、高失業」,但正走向「高彈性、 低失業」中。要高彈性,就必須聘僱大量派遣人力。

台灣目前派遣人力約為整體就業人力的7%,但在日本與韓國,「 非典型」的就業人力都已經達到1∕3的高比率。在歐洲部分國家, 像是西班牙,派遣人力甚至超過五成。

所謂非典型就業,是指派遣與兼差的工作人。在日本,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中,女性有51%屬於非典型人力, 男性則有44%,比例非常高。

不過台灣跟日韓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正式的派遣法規, 來正視這一塊人力資源市場。目前派潛在台灣, 仍屬於有點灰色地帶,如果未來兩、三年,法規鬆綁, 台灣將走上日韓道路,派遣市場會大爆發成長。

如果沒有法規沒有進展的話,在經濟復甦緩慢的前提下, 也可以看到派遣人力成為企業用人的主力來源。因為訂單不穩定、 景氣太難捉摸,企業唯恐 現在對外宣稱要招募500人,但不久後可能景氣反轉, 也許反而要裁500人,因而寧可雇用短期人力,包括建教生、 時薪工與派遣人員,這也造成「裁員先裁派 遣,增員也先增派遣」的現象。

而且派遣人力的合約,也將在景氣差的前提下, 由過去的一派一年到兩年,變成一季、兩季,未來日薪制、 時薪制的派遣員工,預計也會愈來愈多。

目前台灣約有23至25萬名兼差人力, 平均月薪約為1萬4000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 對於非典型員工來說,很難規劃長期人生, 因為不知道明天的飯碗在哪裡,這是他們心裡必須要調適的。

趨勢2 中國內需相關工作火紅

台灣的就業環境,好消息真的很少。 目前銀行不但全面緊縮企業放款,而且針對DRAM、面板、封測、 券商、投信投顧、汽車業的員工申請貸款時,也都大踩煞車, 因為銀行預期這六個產業將爆發裁員潮。

另外,像是銀行針對SPA健身、婚禮婚紗、汽車美容、建設公司、 小型旅行社、舞蹈社、補習班、投顧公司等行業, 也都停止受理信用卡消費,主要因為擔心業者倒閉收不回帳款, 他們都是高危險的裁員地雷區。

中國的好消息就比較多了,以服務業來說,就是塊大餅! 我們看到包括食品、餐飲連鎖醫療健檢、3C通路等連鎖賣場, 都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我想台灣的年輕人,若先在台灣取得服務業經驗, 再到大陸內需市場開拓,將來會有很大的機會。

現在台灣的服務業徵才,包括量販店、便利商店等, 受到景氣衝擊較少,也是吸納失業人數的地方。 將來更有機會從台灣內需,轉為中國內需。

之前台灣的高普考,就考慮加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科目, 成為朝野角力的工具,但可以想見的是, 包括中國開放台灣人考律師,以及台灣未來很多企業,都有「 中國化」背景的前提下,與中國相關的工作,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舉例來說,台灣年輕人以前在金融業的第一志願,都是花旗銀行, 但在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中國的四大銀行?因為在政策開放後, 台灣的銀行可能會被大陸銀行購併,改掛大陸招牌。

另外,在兩岸氣氛和緩前提下,台灣重返國際組織, 可能也會需要相關的人力。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 台灣年輕人對中國大陸的瞭解非常薄弱,視野要再更上一層樓。

趨勢3 新型態工作出現

我想目前LED、醫療電子、太陽能等未來熱門產業, 雖然徵才量不多,短期內很難彌補雙D產業可能出現的釋出人力, 但長期來看是有潛力的。

我到交大去,學生們前兩年都在談車用電子,現在都在談醫療電子了 ,可以感覺在鴻海、廣達、微星等公司帶動下,將來是有前景的。

另外因應這一波的失業潮,新型態的工作也會出現,例如生涯諮商、 職業輔導、在職訓練的老師與顧問,會成長地很快,甚至是算命的, 也會大排常龍。 美國最近有一個行業很紅,就是企業裁員後,需要請諮商師, 輔導被裁的員工,讓這些諮商師都忙不過來了。尤其大家都知道, 失業率每上升一個百分點,自殺率就會上升一成, 這心理問題不能忽視。

至於成人進修、在職進修的老師,不僅各地就業服務站有提供課程, 勞委會最近也增加很多選擇。在政府訓練資源有限前提下, 很多課程都會外包出來給民間單位,我想這會如雨後春筍般、 需要大量師資。

趨勢4 小心微型創業倒閉潮

台灣興起一股微型創業潮,好像大家找不到工作了,只好去創業。 但是分析目前創業的種類主要在:低門檻、易複製、純內需、 滿足以吃為主的原始需求。 大部分人創業的質量都很低,本身創業的條件也不好,像包水餃、 炸雞排,大家都會做。

從2000年以來,政府為了消化中年失業人數,開始提倡創業, 我們一直以來看到媒體上的報導,也一路美化創業。但以加盟創業來 說,2001年的100個主要加盟品牌,現在來看, 存活的不到40個,這些消失品牌的加盟主,很多都因此而破產, 老本賠光光。

加盟創業淘汰速度非常快,生命周期很短,就跟蛋塔一樣, 紅一下之後消費者就失去新鮮感。

以政府統計的中小企業倒閉的數字來看, 去年5月一個月約倒閉3000家,到了年底, 一個月倒閉數目衝上8000家,可以看出自己做生意, 不完全是好出路。 至於微型創業中的大宗,則是網路創業, 很多網路商店一個月也只賺2000到3000塊,成功比率很低。

現在微型與加盟創業的主力,也慢慢從中年轉移到青年, 但大家要注意一波新的倒閉潮也在成形。

趨勢5 學歷再貶值

我最近聽到台大電機系的畢業生,到信義房屋應徵仲介, 還有國立大學的生命科學碩士,願意委身當小作業員, 讓人非常震驚。

不少國立大學最近舉辦就業博覽會,招攬企業到校設攤位。 成功大學招徠的企業,願意參展的數目是去年的一半, 開出的職缺更是去年的20%;中央大學去年打了200通電話, 找來120家公司,但今年打了600通電話,只找來50家。 我們都可以看到,名校學生因為找不到工作,出現心理障礙的人, 為數不少。理工科系的人,進不了科技公司,企管系畢業的, 進不了銀行。不少名校學生只好往服務業流動, 但是這些服務業層次低、技術門檻不高、國際化程度也不夠。

所以鍍金學歷反倒成了包袱,就算這些學生願意放下身段, 從掃廁所開始,企業也不願意要他們。很清楚的一點是, 好學校確實沒有辦法再保護他們的學生了,畢業證書也不值錢了。

至於後段班的學校,企管系學生連英文大小寫都分不清, 何況要讀原文書,理工科系的連中學數學都不好,何況要念微積分。 所以這些學生跟學校關係都很差,反而 把打工當成「正職」! 因為他們在泡沫紅茶店工作學到的東西,可能比學校還多, 加上學費貴,所以我預期一波「主動棄學」潮,將會出現。 不是繳不起學費棄學,而是覺得上學不如去工 作來的實際。(楊方儒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