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葉仁昌(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
來賓:張玉欣(新觀念財務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鄭恩典(約明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
 
• 什麼是成功學?
• 舊東西新包裝
• 為何形成一股熱潮?
• 你算不算成功?
• 只要你想你是上帝,你就可以是上帝了嗎?
• 「絕對的力量」
• 成功學的偏差
• 什麼是D、I、C、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葉仁昌】:每一個現代人都渴望成功,沒有人不想成功的,而我們的社會也正瀰漫著一股追求成功的熱潮。今天我們就要來探討這個問題──對成功學熱潮的省思。
我們邀請到兩位特別來賓:
一位是張玉欣小姐。她目前是「新觀念財務管理顧問公司」的總經理。
另一位是鄭恩典先生。他是「約明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
先請問鄭先生,你們公司是否也強調成功學呢?
【鄭恩典】:我們公司並不是很明顯的強調成功學。因為我們發現,現今社會上所要求的成功的定義,跟我們公司所要介紹的理念有些差異。我們主要是在企管界教導人怎樣處理事情、解決問題、以及培養正確的態度。
• 什麼是成功學?
【葉仁昌】:談到時下流行的成功學,坦白說,對我這個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來說,它有點陌生。
到底「成功學」是什麼呢?可能有很多聽眾朋友也有相同疑問。兩位是否可以談談你們的看法?
【張玉欣】: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成功學招牌用語就是:
「你是想成功,還是一定要成功?」
有很多人以為,只要你心志夠堅強,就一定能夠心想事成。
【葉仁昌】:也就是說,用一種積極的思想,來面對成功。並且不是想成功而已,而是非成功不可!
有沒有什麼社會現象或指標,可以讓我們知道這就是所謂的成功學呢?
【張玉欣】:我第一次所接觸到的是陳安之的成功學。
【葉仁昌】:陳安之是何許人?
【張玉欣】:陳安之出了一些比較有系統的,關於成功學的書和卡帶,在金石堂和新學友都進入了暢銷書排行榜。
【葉仁昌】:他可以算是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嗎?
【張玉欣】:應該算是。
他所出的第一本書「超越成功學」就打開了市場。據說他以前一個月收入只有一萬元,出名之後,就月入百萬,而後他又以此來作為成功的例證;他以前開的是標緻轎車,現在則改開賓士600。
【葉仁昌】:這就是所謂的成功學現象嗎?
【張玉欣】:對,他說他就是靠著這一套,他自己做到了,其他的人靠他這一套也可以做到。
• 舊東西新包裝而已
【鄭恩典】:其實所謂的成功學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乃是舊東西新包裝而已。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在實行所謂的成功學。不管你從事的是什麼行業,你一定要帶動公司的業績!一定要成功!目前社會的潮流正是:無論做什麼,都要向「錢」看,賺了大錢就是成功!
【葉仁昌】:我們這些作學術的人,對「學」這個字比較敏感一點。為什麼不講「追求成功的熱潮」,而要說是「成功學」呢?是不是它有一套學理依據,並且發展得非常的完善了呢?
【鄭恩典】:其實並非如此。
在我看來,這些倡言所謂「成功學」的人只是在做秀;只不過他們選擇了用「成功學」這樣一個字眼來包裝罷了!
【葉仁昌】:看起來好像蠻有內涵的。
【張玉欣】:其實,它討論的內容也只不過就是一些傳統的人際關係的處理,以及一些銷售的方法罷了。
像陳安之他自己在「超級成功秘訣」中就很坦白的說,其實這就是一些領導學、銷售學,他只是把這些集合在一起,然後告訴你:這就是超級成功秘訣。
【葉仁昌】:這真的是股熱潮嗎?
【張玉欣】:有些人如果沒有被捲入這個大旋渦中,也許還不清楚狀況,然而我自己卻有很深刻的體驗。
我妹妹就曾經為了聽一場成功學講座,特地從高雄飛來台北。那時後世貿中心只有八百個座位,她繳了五千多塊報名費,而且排了兩、三個小時的隊,還是擠不進去。
• 為何形成一股熱潮?
【鄭恩典】:基本上,傳銷業是目前台灣的一股熱潮,如果沒有傳銷業的存在,那麼一般人對成功學的態度可能就不會那麼熱烈了。正是因為那麼多人在作傳銷,他們都把所謂的成功學當作賺錢的工具,因此隨著傳銷熱潮,這個東西也就跟著熱了起來。
【葉仁昌】:這倒是很有趣──為什麼傳銷業會跟成功學形成這樣一股結合的熱潮呢?
【張玉欣】:譬如直銷業者必須很熱情,而成功學也需要藉熱情和人氣來帶動,一旦有了熱情、有了人氣,自然就被炒熱了。成功學之所以能興起這樣的熱潮,正是因為有直銷業龐大的人脈為後盾。
【鄭恩典】:不只直銷業,保險業也是。
【張玉欣】:沒錯!我本身還在新光人壽受訓練時候,公司就安排了這種課程。
【葉仁昌】:你也有從事直銷業和保險業的經驗,所以你也可以算是被捲入成功學熱潮的一份子。兩位來賓都是在這個熱潮中混過的,由此看來,都非常有資格談成功學。
【鄭恩典】:那可不?我二十年前就從馬來西亞來台灣作傳銷業,我知道這些東西有它的優缺點在,今天我來就是要跟聽眾朋友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經驗。
【葉仁昌】:直銷業或保險業確實滿辛苦的,不僅工作時間長,而且要有毅力,才能去面對鉅大的困難跟挑戰。在這樣的過程裡面,當事者會遭遇很多的挫折感,這時候就需要有成功學來支持他,好讓他有積極的成功思想,讓他能夠把所謂的成功當作生命的目標,才能拼命的往前衝。
 
剛才二位跟我們談到什麼是成功學,也告訴我們可以從哪些社會現象看到這股成功學熱潮的影響,但是到底那些捲進成功熱潮的人,所想、所圖的是什麼呢?
【張玉欣】:目前的成功學,所談的有很多是跟人際關係管理相關的層面,是一種經營方法,是組織的層面。
另外一個層面就是銷售的層面。直銷業或保險業有其一定的市場,他們不斷的需要訓練及組織方面的課程,在業務至上的單位裡面,成功學永遠不會缺乏市場,不斷的會有人需要這個東西。
因此它的內容的重複性很高,其重點就是:設定目標,不斷的用堅強的意志去達成這個夢想。
【葉仁昌】:這樣說來,成功學對那些需要藉人際關係網絡來拓展業務的人而言,是特別地需要。而我們這些搞學術的人,好像並不需要這個東西?
【張玉欣】:對,藝術工作者,或有固定薪水的人,他們人際關係很單純,往往只需面對一位老闆,成功學對他們來講,就不太實用。
【鄭恩典】:目前成功學之所以那麼熱門,基本上有兩種原因。
一是人心的空虛,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媒體的鼓吹。
媒體總是明示或暗示我們:所謂成功的人就是要開名貴車、用高級產品的人;所謂的成功人士總是有華貴的包裝,總是跟金錢、跟名利有關連的。
於是,一個在普通公司的上班族可能就會認為自己並不成功,因為他與媒體所傳遞的那個成功者的形象相差何只千里。而且人一旦心裡空虛,就容易被外界吸引,被那些追求金錢的行業所吸引。於是這些教人如何賺錢的所謂的「成功學」,就變成了這些人的必備工具;既然有其市場,那麼它也就自然可以成為一門生意,而能說善道的人就可以去賣弄一下,很快地,它就形成了一股潮流。
• 你算不算成功?
【張玉欣】:我覺得它實際上可說是現代人的新宗教,本質上是拜金主義。誠如陳安之所講的,他的成功指標只有一個:從沒沒無聞變成暢銷書排行榜,讓人人都知道,他可以從標緻車階級改成賓士600階級。我還記得有一次參加他們的講習會,他們的上層一直告誡他們:要設定目標,幾年之後,你也會擁有賓士600。
【葉仁昌】:所謂設定目標,其實就是把房子、車子當成目標。
【張玉欣】:非常物質性的目標,他們以這個作為成功指標。
【葉仁昌】:這想起來怪可怕的。
【鄭恩典】:人心只想追求物質嗎?實際上,我們人真正的成功,最重要的還是在靈命,而這方面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
【葉仁昌】:如果照成功學所講的,那麼貝多芬不能算是成功人物。
【張玉欣】:梵谷也不是,莫札特也不是。
【葉仁昌】:那些捲入成功學的人,有沒有人問過這樣的問題?
【張玉欣】:我們是捲入過成功學之後,才又來問這個問題,因為我們一直有人文方面的思考習慣,本身就會習慣去批判一些事情。
我想,這些成功學的指標看起來挺庸俗的、太具像化了,只是一些平常摸得到的,它不是一種全能式的成功。
【葉仁昌】:根據你們和成功學的接觸經驗,你們覺得成功學熱潮對那一類人最有吸引力?是年青人嗎?
【張玉欣】:我覺得是對超級推銷員最有吸引力。
【葉仁昌】:其實有很多向我們這樣作學問的人,對這方面的事情也很有興趣。聽說現在有很多學生也投入直銷業?_
【張玉欣】:我想,原因是這些學生想得到一些肯定。要出鋒頭,就必須得到一些同輩對你的肯定。
【鄭恩典】:為什麼學生很容易進入直銷業?成功學可能是一個助因;另外就是傳銷本身並不需要先有什麼經歷或技能,門檻很低,很容易進去;一旦學生在這裡賺了很多錢,那自然會造成很大的吸引力。
• 只要你想你是上帝,你就可以是上帝了嗎?
【葉仁昌】:剛剛您提到這就像是整個社會的新宗教,是拜金主義,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
到底成功學還有哪些盲點和偏差?
【張玉欣】:他們都是把成功的指標定義在物質上的成功,甚至於就犧牲了其他的指標。
譬如,最近有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勝利之子」,他的作者是南山人壽的超級業務員。他就很坦白的說:「成功須要付出代價。」他公開的承認他付出了許多的代價:他的家庭生活。他的小孩一年只看過他幾次。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跟他一樣,付出這個代價呢?
【葉仁昌】:他怎麼不覺得他作了一個失敗的爸爸?
【張玉欣】:問題是,一般人介紹他的時候,都只是凸顯他在業務上面的成功,而他本身也認為他的這些犧牲是值得的。
【鄭恩典】: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成功觀與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而這個人所認為的價值可能都在利益、在金錢方面,在他的價值觀裡,家庭可以不需重視,他所認為有價值的就是:拿到他所要的,這就是成功了。其實在其他方面他卻是失敗的。
現今所談的成功學的盲點太多了,我們要先了解盲點在哪裡,而後才能真正了解什麼是成功學。
【葉仁昌】:如果先上關於盲點的課,而後再上關於如何成功的課,那麼人大概就都走光了。
【鄭恩典】:那些講師都很現實,有些人還借錢買賓士,把自己包裝成名流,給別人看。
【張玉欣】:他們太看重外表的成功,他們為了要包裝出一個成功的形象,不惜去借錢舉債,他們過度的工作,犧牲了家庭,也犧牲了健康。
【葉仁昌】:在健康上、在家庭上他們往往是失敗了。聖經上說的好:人若賺得了全世界,但是卻失去了生命,又有何益處呢?
【張玉欣】:他們的成功的定義太狹隘了,是一種世俗名利學,而不是一種全方位的成功。
【鄭恩典】:更不可思議的是,成功學認為:
「只要你想要成功,就一定會成功。」
這一點我是持堅決反對的看法。試問:只要你想你是上帝,你就可以是上帝了嗎?你想你是總統,你就可以當總統了嗎?
【葉仁昌】:這又變成意志學了──只要你的意志夠,你就能夠實現。
【鄭恩典】:這是他們的想法,他們以為對的,事實上並不完全對。因為信念本身會產生信心,信心會產生力量,但是力量不一定會帶給你成功。
在某一些訓練會場,台上的人高喊「我會成功!」台下的會眾也大聲呼叫「我會成功!」喊得非常大聲,台上台下都很興奮,可是有幾個人成功了?就我所知,失敗的倒是不少。
【葉仁昌】:好像有些公司現在早上一上班就會集合員工,大聲喊三聲「我會成功!」
這讓我又不禁想起,以前我讀中學時,每到朝會的時候也是要全校齊聲高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
• 「絕對的力量」
【鄭恩典】:談到喊,它確實能夠激勵信心,信心產生力量,可是這不是絕對的。等一下若我們還有時間,不妨討論一下所謂「絕對的力量」,那才是更好的。
【葉仁昌】:你所謂的「絕對的力量」是什麼?
【鄭恩典】:有相對的,就一定有絕對的;可是有很多人卻找不到什麼絕對。他們問,社會上什麼東西是絕對的?其實他們並沒有找到成功的秘訣,因為「絕對的」就是成功的秘訣。
【葉仁昌】:我想,每天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兩岸也不見得能統一;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很多客觀的條件需要去考量,還有很多步驟需要去切實實踐。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成功學確實是有很大的偏差,因為它沒有關注到技巧的問題或其他的層面。
【張玉欣】:它告訴你,你可以透過潛意識,放錄音帶自我催眠,用自我催眠的辦法,你只要一直想、一直想、不斷的想,幾近於向自我念咒語,而當成功這兩個字與你結合為一的時候,你就真的會成功。
陳安之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他在出書之前就一直在想著:「我要打入暢銷書排行榜!」結果他真的進了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一名,可是他後續的書卻都沒有賣得很好。所以它不見得那麼管用。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把它的那一套方法,從整個大環境獨立出來,它完全忽略了客觀的環境。譬如製鞋業或紡織業,在台灣這個大環境都已經是夕陽工業了,即使你還是跟著高喊「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會成功!」這可能嗎?
【葉仁昌】:只有主觀意志,而沒有客觀條件來配合,還是沒有用。
【張玉欣】:它也沒有考慮到主觀動機的問題,它只是把它的方法獨立出來,以為任何人只要用它的這套方法就能成功;它並沒有考慮到,他的成功的目標有沒有道德?對、還是錯?
譬如賭徒,他的意志就是拼命地賭大家樂,他以為一直堅持下去,必定會成功;可是就常理來講,賭博的長期報酬率一定是負的,久賭必輸。所謂的成功學並沒有考慮到,人作事情起初的主觀動機,它完全是一種工具。
【鄭恩典】:成功學也並沒有教導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人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的話,就很危險。正確的價值觀是一個人的原則,事情對錯好壞的一種判斷標準,是一個人正確的指南針。
遊戲時有遊戲規則,就很安全,我們知道該怎樣玩,知道什麼是贏輸。最怕是有人沒有什麼遊戲規則,就亂來。若一個人的一生根本沒有什麼遊戲規則,亂來,卻還要引用成功學那一套,就太可惡了。
【葉仁昌】:你的意思是說,若沒有好的價值觀,就好像是沒有遊戲規則嗎?
【張玉欣】:若一個人把他的目標設定在物質上的成功的話,那更是危險。
【鄭恩典】:他們以為,「若我得到了我所要的,那我就成功了!」。但這太自私了,這是目前的成功學給社會帶來的負面的影響,希望政府早點了解,禁止它。
【張玉欣】:他們的課也教導一些遊戲規則,他們認為從A目標到B目標有很多種方法,你可以不擇手段,只要你達到目的就是成功了。
【鄭恩典】:於是小孩可以不聽父母親的話──反正我達到我的目的我就成功了;職員也可以不聽主管或老闆的話,至於老闆付出了多少成本以及社會又得花上多少成本,他都不管,他想到的只是自己的成功。
【葉仁昌】:成功學給人的印象是「反正我的目的就是成功,為了成功,一切代價我都可以犧牲。」然而它卻確實忽略了價值觀的問題。
其實價值觀是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追尋、去探索的,甚至是一種很大的生命的挑戰。
【鄭恩典】:如果小孩看見他們父母的生活就是很忙碌的追求在金錢,那麼無形中也會影響到小孩,等他們長大了,自然也會以追求金錢為他們唯一的價值觀,於是便造成了整個社會的亂象。
【葉仁昌】:究竟是成功學賦予了這些人成功的價值觀,還是這些人本來就想要追求物質的成功,而所謂的成功學只不過是提供他們工具而已呢?
【張玉欣】:我想,它們彼此互為因果,彼此有一種加強的作用。
有很多人所認定的成功的指標,確實就是穿好的、住好的、吃好的,他們的心裡就是以此為成功的定義,而成功學又進一步地教導他們把它具象化,認為就是要這樣才代表成功。
【葉仁昌】:換句話說,我們也不要一味的責怪成功學。
我還有個問題想請教二位:這些捲入成功學熱潮的人,他們所這樣追求的成功價值觀,跟他們原有的價值觀是否會衝突呢?
 
【張玉欣】:這樣的衝突在我身上比較明顯,因為我曾經唸過神學院。
人實在需要兩方面的成功:一是精神上的成功,另一方面是物質上的成功。當我上這些成功學的課的時候,就意識到在成功學裡面擺不上靈性或精神層次的東西,我就感覺到它的庸俗。
【葉仁昌】:你捲入這個潮流,掙扎了多久時間?
【張玉欣】:事實上,只要你踏入直銷,一進門就要上這個課──他們有所謂的魔鬼訓練營。叫你經過洗禮,然後才入門,才正式進入直銷業。經過這個訓練的人在做直銷的時候,他的堅持力確實有可能會比較強,因為他已經經過了一定的洗腦過程。
【葉仁昌】:這有點像是成功嶺──成功學的成功嶺。不過,上過成功嶺的,不見得就是一個好軍人。我們再來談一談到底成功學的偏差在哪裡?
• 成功學的偏差
我們再來談一談到底成功學的偏差在哪裡?
【張玉欣】:他們以為成功可以不同的人身上複製。
【葉仁昌】:意思是同一套模式可以用在人人身上,任何人用上這一套都可以成功。
【張玉欣】:這就好像是用一個模子來塑造、生產的「成功製造工廠」。
直銷業很強調的一點就是,成功是可以打造的;它沒有考慮到各人條件問題,包括他的專業知識、他的人脈等等層面。一個四十幾歲的人,在社會上的經驗及人脈關係,不是二十幾歲的人可以比的,他們成功的機率是不一樣的。他們忽略了上帝給每一個人的恩賜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適合從事的工作也不一樣。他們只講銷售,一個人很會銷售,在他們的定義裡就是成功了。也許某個人他並不適合走銷售這條路,他可能需要在藝術或學術領域中工作,才會得到更高的成就;可是就「所謂」的「成功學」所下的的定義,他卻是失敗的。成功學對所有的人一概說:「你只有按照這個模式,才會成功!」
【葉仁昌】:有些人上過成功學,而且走直銷或保險,最後卻失敗了,這對他一輩子可能都很深的影響。因為在他的價值觀裡面,他永遠是失敗者。
【鄭恩典】:對,這是很大的打擊。
【張玉欣】:他們會變得更沒有自信。
【葉仁昌】:我就認識一個這樣的朋友。怎麼看他都不適合做保險業,但是後來他做了,經過一段時間,他終於承認他不合適了,後來他也離開了,但他整個人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挫傷。
【鄭恩典】:成功學忽略了每個人的行為傾向是不一樣的,你要了解自己的行為跟別人的行為之差異,才能和人建立正確的關係。
• 什麼是D、I、C、S?
我們研究人的複雜的行為,把它歸納成四種行為傾向或人格特質──D、I、C、S,了解你是屬於何種特質,你就可以了解自己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會比較容易成功。
【葉仁昌】:可否請恩典再為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D、I、C、S?
【鄭恩典】:D是掌握型的( Dominance)。做事情快速、直接,不會拐彎抹角,也比較沒有耐性。
【葉仁昌】:這種人要把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上,很可怕。
【鄭恩典】:有些事情的確是需要多細膩思考、多加謹慎的。
D型的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點,而還是用他的本性去做事的話,往往就會失敗。這一點在成功學裡就沒有教導。
I是影響型的(Influence)。這種人話比較多、比較熱情、比較幽默、比較喜歡跟別人互動,也比較有創意;他的創意是靠靈感,不需周密思考,如果叫他擬一個計畫,對他來講是很辛苦的。如果叫他關在家裏寫一份報告或訂一個計畫,一個星期後你去看他,他可能已經死在裏面──他無聊死了!
【葉仁昌】:這種人很渴求有人群,在人群中表現出他的熱情、他的人際關係。這種人其實很適合直銷業跟保險業,他即使不上成功學的課,也自然會成功。
【鄭恩典】:前述二種D和I都是外向型的,其中I比較有親和力,D比較沒有。再來講到S和C是內向型的。
第三種是S穩定型(Steadiness)。這種人的個性比較含蓄,他們做事情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他們要全盤考量,他們注重過程,做事情按步就班,使人覺得很可信任。可是這類型的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應該要考慮到別人不可能像你一樣按步就班。這點成功學也沒有教導他們。
第四種是C謹慎型(Compliance)。這一類型的人做事會多思考,他們會分析成功與失敗的機率,比較有策略、不輕易信任人家,他們的準確度很高,很適合做會計師或醫師的工作。
【葉仁昌】:很多聽眾聽了D、I、C、S就會馬上想到自己是屬於那一型的、身邊的人是又那一型的;可是也有些人比對了老半天,發現自己的個性裡好像這四種型都有,或者都沒有。我們該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鄭恩典】: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具有這四種行為的本質,差別是我們較傾向哪一種類型。因為環境會製造我們的需求。譬如當某個環境發生了很急迫的事情,需要馬上有結果,你的D型的個性可能很快就顯現出來了。你必須要了解你較傾向那一型。
【葉仁昌】: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具有不同比例的這四種內涵,只不過在某一方面會有比較強的傾向囉?成功學能改變這方面的傾向嗎?
【張玉欣】:成功學的盲點是:它只是要求人家以某種方式來達到某種模式的成功,卻忽略了成功是要透過許多人的搭配,才能達到的。
【葉仁昌】:也就是說,真正的成功是D、I、C、S型相加的結果囉?
【張玉欣】:是的。真正的成功是,各種不同的人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在集體裡面成功──就像聖經說的,有人是眼、有人是手、有人是腳。當不同恩賜的人配搭在一起的時候,就使得教會豐富、有力,得以行各樣美善的事。
【鄭恩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成功學並沒有告訴我們,各種行為模式的人他們的衝突在哪裡。
我們要避免衝突,才能成功。有些事情需要以直截了當的方式來處理,這時候D型的性格就會成功;有些事情要就需要用C型的方法來處理,需要細密思考才能成功;還有些事情要用I型的方法,要能帶動氣氛才能成功。所謂的「成功學」忽略了這些東西,而且它也沒有提供科學的評量方式,以分析一個人之所以成功或失敗的因素究竟在哪裡。
【葉仁昌】:不同的角色,是需要不同的人去扮演的。恩典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集體的成功模式──這個社會的成功,就是要群體一同進步,要彼此合作,互相搭配,而不只是某一個人去追求他自私的成功的目標而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提醒。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法多談,我們下禮拜繼續再來談這個問題。
成功學(二)
主持人葉仁昌教授:上禮拜我們談的主題是「成功學熱潮的省思」,這個題目很重要,充分反應了社會的趨勢、社會的問題。我們今天仍然邀請到張玉欣小姐與鄭恩典先生來繼續談這個問題,他們二位也都經歷過成功學的熱潮,目前都是在與成功這方面很有關係的企管顧問公司擔任主管。我們再把上禮拜所談的重點回顧一下,到底什麼是成功學?先請玉欣給我們一個簡單的答案。
張:你是想成功?還是一定要成功?
葉:我想成功就不叫成功學,我一定要成功才叫做成功學。每天早上高喊我要成功、年薪百萬!這是成功學的典型。再請問成功學對哪一種行業最具吸引力?
張:是直銷或保險業。
葉:恩典也為我們提到,造成成功學的熱潮背後有一些因素,是什麼?
鄭:主要是他們心裡的空虛,另外就是多媒體的製造,成功的包裝。
葉:大眾傳播的推波助瀾,不斷的販賣成功的形象。其實我們從小就生長在這種環境的認知,以為一個貧窮的人,到後來開賓士轎車、住洋房別墅,這就叫成功;再來就是拜金主義,整個社會追求物質的享受。我們也談到成功學的盲點、極限和偏差,可否請二位再補充一下。
張:它沒有提到客觀環境的問題,它一直強調主觀面;它也沒有提到主觀動機的問題,它不問動機的對或錯。
鄭:它沒有考慮到人的本身心理靈性的需求。心理學家都主張人是靈、魂、體組成的,可是成功學忽略了靈與魂,它只注重身體上外表的東西。
張:它不代表全方位的成功,因為人有靈魂體,它只偏重體的部份;它忽略了個別的差異,有點像只有一個模子的成功製造工廠。
葉:上次恩典還為我們介紹了DISC,也提示了成功其實是集體的成就。我們再來復習一下DISC。
鄭:D掌握型的人,比較直接,能把握重點,他不會考慮到細節,他注重結果,比較沒有耐心。I影響型的人,比較樂觀活潑,喜歡人際關係,喜歡輕鬆熱鬧,基本上他是富有創意的。S穩定型的人,做事情按步就班,注重過程,會全盤考量。C謹慎型的人,做事情很慎重,他會分析問題的利弊得失,注重策略。
葉:DISC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我們了解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不同的秉賦,我們要從不同的秉賦去貢獻所長,來創造一種集體的成功,這不是成功學所能給我們的。或許很多人上過了成功學的課程,或許很多人想要了解一下上過了成功學的人,後續的發展情況如何?是不是都成功了?那些沒成功的人怎麼辦?
張:有沒有百分之一的人成功?都還值得懷疑。因為我自己有參加過這一類的訓練課程,那些跟我們一起的同學,他們後續的發展並不是那麼樂觀,最嚴重的情況就是,當他們不斷的告訴自己「我一定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的時候,到頭來他還是沒成功,(葉:喉嚨都喊啞了,還是失敗了),我想這對他們來講是非常殘酷的,他有被騙的感覺,他對自己更加的不信任了,他有一種更大的虛空感,不但更自卑,而且更不信任這個世界。
葉:這樣的人多不多?
張:很多,他們盡了所有的力量,到後來還是失敗了,情何以堪。
葉:你們應該把這些人都集結起來,控訴成功學。
張:他們非常的失落,他們覺得好像是在參加一個乩童的自我催眠過程,他在裡面狂舞喊叫,他曾經相信過,可是當他醒過來之後,發現這只是一場夢。
葉:這是失敗的例子,是很殘酷的事實,但是相對的也有人成功,上過成功學的人,真的很成功了,有沒有?
鄭:也有這種人,我一直強調,人的信念會產生信心、信心產生力量、力量會使你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會成功。
張:不過他們的成功,並不只是成功學所教導他們的那一套東西,也許他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足夠的人脈,以及一些客觀因素的配合,才導致他的成功。我認為,意志力堅定對成功來講,它是必要而非充分的條件。
葉:可否再詳加解釋,何謂必要而非充分的條件?
張:就是說「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是個意志力堅定的人,但一個意志力堅定的人,不一定成功。
鄭:我再補充一下,成功學常說「你要成功,一定成功」,這一點我完全不同意,這也是成功學最失敗的地方。你一直想,你會當總統、當上帝,就真的當到了嗎?
葉:這完全是意志決定論。
張:它完全忽視了人的生理的極限,它把人當作神。實際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大的偏差,譬如日本軍國主義,他覺得靠著他強烈的征服世界的意志,他們就一定可以征服,實則不然,歷史是很殘酷的,即使他們有神風特攻隊,到最後還是慘敗。
葉:剛才二位都談到成功學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它是一個意志論:你怎樣去想,有怎樣的意志,事情就怎樣結論了。這裡面其實有很大的問題,請問二位的看法如何?
張:它把人變成意志上的超人。
葉:它以為不斷的透過意志的自我訓練,就可以實現你的目標。
張:我剛才也提過,在歷史上最極端的表現,德國或日本的軍國主義,他們有強烈的征服世界的欲望,類似超人的意志,而且是在起初的時候也確實有很大的力量,好像是攻無不克,但是它有它的極限,肉體上的極限,最後可能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鄭:我們人的意志,本來是個力量,但是這個力量是有限的。可是成功學一直很積極的要求一個人,不可有一點消極。這是成功學失敗的地方,它忽略了消極也是有好處的。
葉:其實消極也是有其正面的地方。
張:認知你自己極限的時候,實際上這也是成功的開始。
葉:其實從我們個人信仰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成功學跟我們的信仰有一個很大的衝突點,就是,它不承認人的有限性,它想要人的有限變成無限,它有點像當年尼采的超人哲學,這也可以喻之為新超人意志論。我的看法,人的本質就是有限的,它是一個被造的,可是人的有限,讓很多人不舒服,有挫敗感,產生一種生命的憂慮,然後這種生命的憂慮使他想要克服他的有限,想要變成無限。我們基督教的思想─「罪」,就是從這裡來的。我常想什麼叫做罪?就是有限想要變成無限,他沒有看到自己被造的地位、有限的本質。所以,我一直有個看法「成功是上帝的恩典,是一種憐憫,不是你配得成功,也不是你能得成功,但這也不否認我們還是要努力。」
鄭:我本身的看法,也是我親身的感受:成功是找到生命的意義,當你找到(了解) 生命的意義的話,而且往這方面走的話,這就可說是邁向成功的過程。
葉:我們要講成功,首先要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一個找不到生命的意義的人,我覺得他沒有資格談成功。
張:因為他連自己的起點都不知道在哪裡,他怎麼走?他根本沒有一個立足點,他怎麼會走到目標點。
葉:目前一般人對成功的看法,就是把兒女養大、送到國外唸書,留在國內的就是失敗,到美國的就是成功。可是,有些哈佛醫學院博士來到台灣台東,為我們中國人服務,我不曉得成功學怎麼定義這些人?
張:成功學完全沒有辦法定義那些人的價值。
葉:照它看耶穌也是失敗者,我想,這是一個生命的選擇。
鄭:請問主持人,早上從哪裡來?
葉:從木柵。
鄭:等一下你主持完了以後,沒問題,你知道往哪裡走。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呀,不知道他的生命從哪裡來?當你不知道你的生命從哪裡來的話,生命要往哪裡走?很茫然,就在街頭打混,沒有一個方向,製造一些像是成功學無聊的東西。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走?你找不到方向的話,就失敗了。
葉:成功學有沒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張:我想還是有的,它還是肯定人的主動積極性的一面,但是當它過度強調這是成功的唯一的要素的話,就產生了偏差;不過對某些主動積極性不夠的人,我覺得這是一個滿好的平衡。
葉:它其實可以作為一種鼓舞的力量,但不適合作為一種信仰。
張:對,當你把它當做信仰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偏差。
鄭:它的優點是提醒了人的積極面,可是它不是絕對的。而且這種方法,也不是從成功學才開始的,從人類數千年來的文化,就有這種信念存在了。
葉:我想,自有歷史以來,人就是崇拜成功的,你只要成功了,你在軍事上的成功,成為一個帝王,你就開始被膜拜,你所說的話,也都變成真理。自有人類以來本來就是羨慕成功的,這也是人之常情。
張:從某一方面來講,成功學的缺點也可以說是它的優點。它的方法,有它一定的獨立性,它獨立於它的態度或目標是否正確,譬如設定目標,把達成目標的步驟一步一步的寫下來,可是你把它唯一化以後,弊端就發生了。
葉:當我們把它從鼓舞變成信仰的時候,這就很可能產生過度的激情,過度的激情會有毛病的,激情過後是什麼?
張:我想可能是更大的空虛。
葉:我們不可能一直活在激情,我們要面對上班,要面對祡米油鹽醬醋糖,我們不可能永遠活在崇拜成功裡面,這樣子人會崩潰的。
張:成功學如果能使你意志堅定,朝目標前進,你會比一般人容易成功。但是如果你一天到晚高喊口號,嚴重的有點類似半瘋子,一直喊一直想,有點神經不太正常。
葉:那些人變成狂熱不切實際,我們給聽眾一個建議:成功學可以給你一些鼓舞,但是不要讓成功成為你的上帝。
我們剛才談到成功學的一些偏差,我們再來探討到底什麼是成功?如何邁向成功?邁向真正的成功。
鄭:我對成功的看法,是從生命面來看,了解我們人的生命,我們生命從哪裡來?生命結束了以後往哪裡去?我們要知道人有靈魂體。一般人講成功,都是注重外表的,是體面的,忽略了很重要的靈與魂。講到靈、魂之前,我要請聽眾朋友了解的是,大部的人都認為什麼東西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為什麼會有那個想法呢?因為外表的東西、世界上很多的東西都是相對的,有黑就有白、有光就有暗、有相對就有絕對。我以為,人如果找不到絕對的話,是失敗的。真的成功是找到真理,真理是絕對的。
葉:你認為是如果他找到絕對的,是他這一輩子可以託生、可以信賴的真理。
鄭:因為真理可以釋放你一切的痛苦,你沒有答案,真理會給你答案,這才是真的成功。如果一個人的人生,不了解什麼是真理的話,這個人是在黑暗裡面,是黑暗的人生。
葉:你認為成功是要找到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賦予他生命的理想,這個理想背後是有價值觀支持的,不是像成功學一樣,成功學的背後是經不起價值觀的批判。
鄭:講到價值觀,我認為有一種世界的價值觀,世界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絕對的價值觀才是真理。
葉:這確實是一個信仰的問題,我們再請玉欣講一下信仰是什麼。
張:我舉一個例子來回應恩典的觀點。唐日榮就是典型的物質成功指標,他的馬桶都是黃金打造的、腳踏虎皮,但是實際上在某些人的眼裡,他實在不削一顧。在他的生命中,他認定這種成功的指標,最後能夠達成的,就是唐日榮。但是實際上,唐日榮真的得到眾人的尊敬了嗎?是不是都對他的生命滿意了嗎?我想,很多人甚至覺得他的生命有點可笑、有點荒唐。也就是說,徹底的庸俗主義,會導致這樣的結果。目前的成功學以為它可以改變你的生命,讓你早日成功。重點是,你如果還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還是無法徹底改變你的生命。
鄭:我本身覺得,成功是會改變你的生活,不代表改變你的生命。本來你住在貧民區,現在你住高級一點的大廈,本來你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你現在有自己的司機,你的生活改變了,生命可能還沒有改變。我覺得,真的成功是生命的改變,當生命有了改變,生活一定會改變,這才是真正的成功。一個人的成功是內在主導的,不是外部主導的。
張:成功學的觀點,以為把你從一個消極的人變成一個積極的人,也是生命的一種改變。但我認為,它所指的生命的改變,其實是非常外在的、非常膚淺的,因為它是透過外在的一種激情的表現。
葉:這有點像興奮劑。
張:對,有一些人本來很低沉,碰到挫折就更消沉,偶然間上了成功學的課,就突然變成一個積極的人,好像生命被改變了。可是實際上這種興奮劑的效果,可能一次比一次差。
葉:成功學的課上久了,最後會怎麼樣?
張:就麻木了,如果他最後還是不成功的話,麻木就更可怕。
鄭:還有些人好像吸食毒品,因為吃了一次以後還想再吃,他的人生就是一直追求那個樂趣;俗稱的愛拼才會贏,他到處拼,其實是很可憐的。
葉:你不斷的把成功變成生命目標的時候,你就沒有辦法去面對,其實失敗也是生命的本質之一。
張:對,聖經有一個很美妙的看見“十字架上的祝福”,照一般的人來看,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咒詛和失敗,十字架上的祝福到底是說些什麼呢?人要在失敗當中發現自己的極限,然後重振起來。
葉:其實生命的本質,本來就是有失敗、有挫傷、有衝突、有矛盾的,這是生命裡面不可或缺的因素。那麼相反的,如果你一直要求成功、成功、成功,從早上興奮到晚上,你就不斷的要這種興奮劑,才能不斷的維持那種成功的高潮,到最後只有爆炸。
張:也就是過度亢奮,過度消耗你的生命。
葉:我想再問一個問題,當我們沒有正確的人生觀的時候,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的時候,成功學會不會把人工具化?
張:是有這個可能,也就是對一個人來講,你的下屬、你的組織或者你的客戶,都是你邁向成功的階梯,(葉:踏腳石),包括你的家庭、包括你自己都被工具化,何況其他的人呢?
葉:保險業也有這個問題嗎?為了業績壓力,以前是朋友的,反而變成他邁向成功的工具。
張:包括他自己都是業績底下的一個小螺絲釘,人被壓抑得很厲害。
葉:成功學有沒有真的去肯定對方是一個被愛的對象?我覺得,上帝創造人,人為了被愛而造、為了被祝福而造。可是成功學有沒有這樣的觀念看待人?
張:包括他自己都成為成功的工具,成功已經成為一個圖騰了,一切都是為了成功而存在。
鄭:正確的成功學應該包括這些,可是有些人的教導偏差,或學了以後走偏了,變成走火入魔。例如,他要業績,本來是你的好朋友,他為了向你拉保險,他沒有了解到你的困難,他只要從你那裡拉到業績就好了,他就以為成功了。
葉:成功學就是有這種危機,所以要小心,當你把成功作為唯一的目標的時候,你非常容易把你周圍的朋友、甚至你的親人都工具化了。
張:其實我覺得,他們自己才是最大的犧牲者。很多人在保險界或直銷界可能曾經奉過他們的熱情,賣了很多人際關係,而後他失敗了,包括他自己被犧牲了。
鄭:我為了探討什麼是成功?特別翻閱了百科全書,我很驚訝,這裡面的講法很簡單,只有二點:一、你把你想要的做到了,就是成功。二、你得到金錢、得到名利,就叫做成功。這都是世界上的看法,我本身覺得如果你會回答這三個問題的話,你就可能是成功了。第一個問題:你是誰?很多人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很驚訝,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要問,可是確有很多人對自己不夠認識。第二個問題:你要往哪裡去?很多人都在追求什麼?你走的方向對嗎?正確嗎?第三個問題:為什麼你要往那裡去?你如果有這三個答案,你的生命一定有力量,做任何事一定會成功,不可能不成功,因為你有了方向。
葉:我們對恩典講的這三點非常的有興趣,再呼籲聽眾朋友,如果你在追求成功,你要問自己三:你是誰?你要往哪裡去?為什麼你要往那裡去?
鄭:我本身就是要幫助更多的人來回答這三個問題,如果聽眾有需要的話,我願意幫他們一一的回答這三個問題。
葉:剛才恩典提出的三個問題,事實上就是生命價值觀的確定,但是我想除了生命價值觀的確定之外,還有一些實際層面的東西,你也是不能忽略的,譬如專業知識的充實,玉欣對這一點有補充嗎。
張:很多人認為成功就是追求金錢的成功,而事實上你在追求金錢的時候,你還是得要去瞭解有關金錢的一些知識,譬如金錢七十二法則,在金錢世界有一些類似自然律的東西,有一些規律,譬如你結交了那三個好朋友,你就很容易在金錢世界上成長,你如果沒有處理好二個壞的問題(通貨膨脹或蕭條),你所賺的錢就會說縮水。我目前的財務管理顧問公司,就是教導這方面的課程。
葉:我想任何人、任何行業,你只要談到成功,這確實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你要有專業知識的充實,還要有人際關係的培養,更重要的是生產價值觀的形成。剛才恩典一再的講,要找到你生命的意義,我也認為能夠找到生命的意義的人,他已經是成功的第一步了。事實上還有第二種狀況,他還得努力邁向他所認定的生命意義,我再提示一下,努力邁向還不一定達成,只要他有這個心志,他願意去努力邁向那個目標,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成功的人了。
張:對,他要有足夠的毅力和耐心,這是你生命成長的基本,而不是金錢的吶喊。
葉:我常想,我們把一個小孩教育得很好,這也是一種成功;或者你做一個體貼溫柔的妻子,這也是成功;把書教得很好,這也是成功。成功可以是很豐富的,但在這之前要先問,到底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張:我們還要瞭解的就是,神以及其他的人在我們成功裡面的定位,其實每個人的成功,多多少少都有數不盡的人在幫忙,也許小時候是你的爸爸媽媽給你足夠的上學機會、使你有成長的機會,陳滋籓的一篇小說講到:「他感謝的太多了,他只好感謝神。」因為神給妳那麼好的爸爸媽媽、讓你有這麼好的聰明智慧,祂給了你成功的機會,當你碰到合適的搭配伙伴,這是特別須要感恩的。
葉:這也是我們前面所講的,成功是集體的貢獻,成功也是上帝給我們的恩賜、給我們的憐憫,不是你一個人配得的。
鄭:我有一個例子,例如我今天開計程車為業,我可能小的時候環境很窮,我沒有辦法唸書,長大後,我無法進入社會的主流,我只能在這個服務業謀生而已,我雖然是個計程車司機,但是我知道我是誰,我也瞭解我的靈魂,靈魂裡面有罪,要怎樣除掉那個罪,是靠主耶穌基督的寶血,我這段的人生是從上帝而來,我也要往上帝那裡去,我知道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到我們原來需去的地方,在這過程當中,我當個計程車司機賺足夠的錢養家、使子女有好的教育,再來就是幫助願意搭我車的人,告訴他們怎麼往人生的方向走,向他們傳揚好的福音,這一點我算是成功了吧。
葉:你現在是總經理,你覺得並不比以前你開計程車的時候更算是成功,是嗎?
鄭:我的意思是說,今天如果我以開計程車為業,我就要為了我的人生、為了我的信仰,我就要把這個工作做好。又例如,我當一個會計師、或是工程師、或是老師,或不管我做什麼事,我都要想到人生最終的目的,那才算是成功。
葉:我們是否可以從一個反面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的聽眾朋友碰到了失敗,要怎麼去面對?
張:成功的人所經過的失敗或挫折,其實比失敗的人還多,重點是他怎麼克服?譬如,我本身以前也從事過壽險業,只要你做比較久,你一定比那些新進的人遭到被拒絕的情況更多,你要怎麼克服?這個被拒絕不是你邁向成功的阻礙,反而是一種助力。我覺得每一個成功的人,他都會面對失敗,這裡面就帶有基督教的奧秘──苦難背後會有祝福,也印證了我們中國的一句名言‘失敗為成功之母’,你怎樣使失敗成為你下一步成功的踏腳石?
葉:你可以開失敗學的課了,可是成功學是怎麼來看失敗?怎麼面對失敗呢?
張:目前成功學很大的缺失,就是它沒有給失敗一個良好的定位。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會經過失敗,有失敗才會有成功,我們要知道上一次為什麼失敗,要理性的評估自己的限制,知道哪些不足,虛心接受,知道怎樣跟別人搭配。
葉:請問恩典,你怎麼看失敗?如何面對失敗?
鄭:失敗就是說,當你把你的理想放棄了,這就是失敗了。其實我的看法是沒有失敗,只有沮喪、挫折和一些困難、攔阻,但這並不代表失敗。耶穌基督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真理就是生命,我覺得人生找不到真理的話,這個人就是失敗的。因為這個人就是活在自我的空間,什麼都是我、我、我、我、我,這是失敗的人生,做事情也一定做不好。我們在哪裡跌倒,我們就要在哪裡爬起來。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怎麼來控制我們的情緒?當你的情緒很低落很消沉,你可能爬不起來,你的人格就受到很大的影響。
張:我覺得,我的人生最大的成功是認識了主耶穌基督,我認識主耶穌是在我個人遭遇到徹底失敗的時候,因為我用了很多自己的方法,從政治、經濟、藝術、宗教各方面去尋求人生的目標,到頭來我徹底的失敗,我從一個佛研所的研究生,發覺自己信仰錯誤的時候,我發覺我過去所有走過的路都是枉費的,我覺得我好像浪費了我三十年的生命,我的身體狀況衰殘了,又沒有經濟基礎;可是我覺得,我的新的成功才剛開始,因為我真的認識了我的神、認識了這個世界、認識了我自己。當我從這個正確的出發點走的時候,我覺得一個成功的人生才真的展開了。
葉:聽過了二位談他們怎樣的面對失敗,我也分享一下我怎麼看失敗。我有二個哲學,第一個哲學當然我們也是要追求成功,我覺得我們身為一個人,我們要有使命感,瞭解自己生命的意義,然後我們要去參與歷史,我們要努力的去寫歷史,不管是思想史、教育史、文化史、政治史,只要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機會,你盡量去參與、去追求寫歷史上的成功,我一直有這個信念。第二個哲學,如果你參與了半天,最後歷史沒有按照你所嚮往的方向走,甚至背道而馳,你失敗了,這時候你該怎麼辦?我覺得,你仍然要豁達開朗、心存感恩,畢竟歷史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的,歷史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寫的。所以我覺得對我來說,我跟本就認為失敗是生命的本質之一,你去接受它,承認你是一個有限的人,你是一個被造的人,失敗是很正常的,沒有失敗你就不算是人。所以我們要接受生命的有限性,一方面你要從有限性看見它的超越性,要突破?還是要追求成功?但是另一方面,你不要想讓這個有限變成無限,不要想讓短暫變成有恆。
張:我們也許不算是怎麼成功,但我覺得,如果我們算是成功的話,就是我們都學會了面對失敗。
葉:一個會面對失敗的人,他的成功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鄭:你不要怕失敗,失敗要找到它的母親,就是成功。基本上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我們常說態度是很重要的,我開了一個課「黃金態度的探索」就是講這些。
葉:最後請二位各用半分鐘的時間為我們作個結論,到底什麼是成功?要如何成功?
鄭:成功要找到絕對的,如果你找相對的話,絕對不會成功。什麼是絕對?真理是絕對,什麼是真理?真理是沒有開始的,也沒有結束的,真理不是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尚未出生,真理就已經存在了。當你找到真理的時候,你做人一定很成功,真理會給你很多智慧。
張:實際上,人的成功就是在有限當中作一種最美妙的組合。譬如說,我們有音符的限制,就是固定那幾個音,但卻有無限的組合;實際上,人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限制,就看你怎樣在這當中作一種美妙的組合,在人的有限當中,組成一個多采多姿美妙的人生樂章。
葉:謝謝二位給我們這麼好的答案,希望我們每一位聽眾朋友,都有一個真正成功的人生,有一個正確成功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