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理財相關文章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悲慘的代價-香港馬會的騙局  

悲慘的代價-香港馬會的騙局(轉載)

由於昨天遇到騙子,於是今天空閒時又上來搜尋相關的文章,
其中看到一篇令我痛心且難過的文章分享,
出自網友:笨媽媽 的親身經歷。

-------
2009/05/25
4月中在meetic的交友網中,因為對方的留言,好奇的將他(蘇世風)的msn加入。

我離婚自己一人帶著2個年幼的小孩,
由於我工作忙碌,每日奔波於工作和家庭,
蘇世風的噓寒問暖及體貼的照顧,
因為他沒有小孩,對2個孩子的疼愛,
他希望我能不要那麼辛苦的工作,
專心的在家裡照顧他和小孩,
說他的工作足以養活我們,
讓我覺得自己以為找到了新的幸福。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名詞解釋:沉沒成本 (Sunk cost)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 沉沒成本又稱沉落成本、沉入成本、旁置成本,是管理會計中的一個術語,主要用於項目的投資決策,與其對應的成本概念是新增成本。 沉沒成本是決策非相關成本,在項目決策時無需考慮。相對的,新增成本是決策相關成本,在項目決策時必須考慮。



    • 沉沒成本是指業已發生或承諾、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誤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資。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決策時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 從成本的可追溯性來說,沉沒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間接成本。如果沉沒成本可追溯到個別產品或部門則屬於直接成本;如果由幾個產品或部門共同引起則屬於間接成本。



    • 從成本的形態看,沉沒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變動成本。企業在撤消某個部門或是停止某種產品生產時,沉沒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機器設備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變動成本。通常情況下,固定成本比變動成本更容易沉沒。



    • 從數量角度看,沉沒成本可以是整體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棄用的機器設備,如果能變賣出售獲得部分價值,那麼其賬麵價值不會全部沉沒,只有變現價值低於賬麵價值的部分才是沉沒成本。



    • 一般說來,資產的流動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強,其沉沒的部分就越少。“現金為王”的觀念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固定資產、研究開發、專用性資產等都是 容 易沉沒的,分工和專業化也往往與一定的沉沒成本相對應。此外,資產的沉沒性也具有時間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轉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資產為例, 在尚未使用或折舊期限之後棄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會成為沉沒成本,而中途棄用沉沒的程度則會較高。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 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到我們這代,真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進步著,不但上了「雲端」,更登陸了火星!但還是有不少老觀念像是烙印在我們的DNA裡。有些傳統價值還不錯,但 是「追求學歷」和「買房子」這兩項我就持保留態度,尤其是後者。我懷疑,現代人很多的不快樂便是根源於對這兩者的「執念」,我相信這個心結一解,眼前多半 能豁然開朗!

 

在你贊同或是反對這篇文章前,我想先澄清一下,我可不是一味地反對買房喔!純粹只 是看到一些「衝動購物」者(其中大半是年輕上班族)為了買房而犧牲了生命中不少的美好而感到可惜。更何況這幾年布媽常催我買房,但每次在我長篇大論地演說 後,她總是一臉困惑地走開,然後沒幾天又來催我一次,實在很沒力。幸好我有寫部落格,老媽聽不懂(或不認同)的,我還可以來這裡抒發一下。

 

簡單地說,我認為現在這個多變的時代,自有住宅的必要性被嚴重高估了!

 

當然啦,你要是符合以下任何一種情況,這篇可以跳過了。因為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也會買房子:

 

1. 手上閒錢夠多,有能力以現金購屋的人。(請務必來網聚讓大家認識認識!)

 

2. 目前工作非常穩定(如軍公教),未來也不打算換跑道,且房貸負擔不超過可支配所得的1/3者。

 

對於上述兩種人而言,買一戶屬於自己的房子,多半是利多於弊的。但是對於其他族群來說,我勸諸位一定要冷靜思考。你可以一窩蜂去買團購美食,可以跟風去買最新手機,但只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或者聽信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就背上20年的房貸,那也實在玩太大了。

 

以下是常見買房子的理由,每一個表面上都是對的,但都有背後的前提假設或時空條件。畢竟房子是很貴的東西,想清楚再下手,千萬別衝動啊!

 

迷思一:擁有自己的房子才有安定感

 

基本上這是沒錯,擁有自己的房子不必看房東臉色,可以隨心所欲地裝潢,享有一切的自主權。但我想說的是,這種踏實安穩的感覺並非無價,而是非常非常昂貴的(至少在臺北),簡單地計算一下你會嚇到的: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貨幣的國際化有好處,也有壞處。就如美元, 匯率完全由國際市場決定,會受到其他國家匯率政策影響。 美國政府不能干預,如果干預,就會天下大亂。這一點, 中國可能就不願意,現在也不能這樣做, 因為中國經濟靠貿易比重高,匯率波動太大,或受國外影響, 都會受不了。

日圓國際化的經驗就是如此。日本經濟力量強,但因為是靠貿易, 有大量出超,所以國際市場上的日圓不夠,需要更多日圓, 只能跟日本買,限制日圓進一步國際化。如果要讓日圓使用量更大, 就要像美國一樣變成貿易逆差國,而且會喪失匯率自主權, 日本不想這麼做。

台灣匯率調控難度增加

同樣的道理,從貨幣供給面來看, 中國不太可能只為了讓人民幣成為通用貨幣,變成貿易逆差國。

人民幣國際化,台灣要注意的,是人民幣未來會不會和美元脫鉤。 現在人民幣匯率釘住美元,所以人民幣地位提高對台灣沒有影響。 就像現在歐元地位很高,對台灣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影響。

唯一會有實質影響的,就是人民幣匯率和美元脫鉤,自由浮動。

對台灣來說,就是又多了一個主要貨幣匯率在浮動。例如,日圓貶值 ,如果台幣不跟著貶,台灣出口競爭力就會受影響。 如果台幣跟著貶,台灣進口物價就會變高,變成兩難。當面對兩個或 更多重要貨幣匯率在波動,夾在中間的國家就會很為難。 每次日圓匯率波動,都對台灣帶來困擾。

現在人民幣基本上釘住美元,我們不必煩惱人民幣匯率, 當人民幣不釘美元了,台灣的麻煩就會比較大。 以大陸這麼大的製造業產能來看, 對台灣的出口競爭力會是很大的挑戰。最近韓圜一直貶值, 政府事先沒有意識到嚴重性,結果台灣的DRAM產業就被幹掉了。

增加兩岸產業鏈運作困難

另外,也會增加兩岸產業鏈運作上的困難度。

現在我們賣零組件到大陸,再從大陸出口成品, 大部份都用美元計價,只要看美元匯率就好了,成本容易計算。 人民幣和美元脫鉤,就變成台灣賣到大陸用一 個匯率,從大陸賣到歐美市場,又是另一個匯率。 匯率的風險大幅增加,台商兩岸分工的運作困難度就會變大。 這是人民幣國際化,台灣最應該要注意的重點。

人民幣愈多,困擾愈多?

現在大陸觀光客愈來愈多,兩岸經貿往來愈頻繁, 台灣的人民幣流量就會變多,但基本上不是問題, 不至於影響實體經濟。不過,如果人民幣愈來愈自由化, 台灣開放銀行業經營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在台灣流量大增, 就會有偽鈔和洗錢的問題

現在大陸外匯管制, 不論是台商或大陸人都會把資金拿到中國之外調度, 如果這些人民幣都跑到台灣來,就無可避免地會有一些「來路不明」 的資金在台灣交易,造成困擾。

另外,人民幣在台灣流量變大,如果沒有機制讓中國在必要時, 保證會買回過多的人民幣,對台灣銀行業會造成管理風險。所以, 人民幣愈來愈重要,對台灣來說,可能造成的困擾會大於機會。


至於兩岸貿易用人民幣交易,最大的好處就是規避匯率風險。貿易結 算包括報價/簽約,和交割/付款兩方面,都有匯率風險, 都可以用遠期外匯的操作避險,成本不算高。要用什麼貨幣, 廠商可以自己選擇,未來就是多了一個人民幣選項, 對實體經濟不會有太大影響。

人民幣變偉大,最終就是匯率問題。(辜樹仁整理)

大陸《財經》雜誌首席經濟學家 沈明高:人民幣國際化的三個關鍵

四月二日,G20會議首日,二十國達成共識, IMF基金要擴充到一兆美元。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 在IMF的發言權提升,這是可以確定的事情。 但是中國即使提高發言權的比例,與美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IMF發言權的比例,美國是一七.○九%,日本第二為六. 一三%,德國五.九九%,英國與法國都是四.九%,中國是三. 七二%。即使,明年一月,中國的發言權提高到跟日本相當的六%, 跟美國還有有很大的差距,中國還是居於少數地位。

我認為,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G20會議前一週, 才提出世界需要新構建國際貨幣機制的意見。這表示, 中國並不預期這次會議會產生一個新的體制,主要 目的應該是提供一種思路。美國這次大規模的印鈔票救經濟, 面對美元貶值與通膨的風險,全球的確應該思考其他的辦法, 來穩定全球貨幣機制。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八年的全球經濟彷彿洗了一場三溫暖,上半年還歌舞昇平,最後的四個月裡,噩耗卻是來得又急又猛。美國華爾街第一張骨牌被推倒之後,金融病毒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國股市盡掛著掙扎求生的企業,令人鼻酸的市井小民悲歌則在各個角落黯然上演。

然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接受本刊專訪中指出,這波不景氣不僅還沒到頂,衝擊可能還將持續擴大!以下為訪談紀要:

金融危機必然性

問:如何看待全球目前的金融與經濟情勢?

答:現在全球的經濟危機,其實是早自七、八年前,就由全世界共同演出的一齣「希臘悲劇」。希臘悲劇的特色是,不論劇中角色如何努力想要改變,結果卻是早已注定好的;不幸的是,此刻的情勢正是如此。

這齣全球悲劇的序幕名為「放縱」,最大的特色就是「樂觀」。當時大家覺得未來的經濟與個人收入會更好,金融機構也勇於放款,於是美國為主的各國房價快速飆升,想從中圖利的華爾街銀行於是將房貸切割為各種金融工具,這股潮流就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來。

事後看來,房價下跌是必然的,畢竟美國近廿、卅年有錢人雖然快速增加,但房價竄升的速度與幅度遠高於家庭平均收入的增幅,這就嚴重違反基本面了。而金融機構更助長了這一波繁榮的假象,低利率成為幫凶,放款額度有時還超越已經膨脹過頭的房價(作為裝潢等用途),即使是沒有固定收入的人,也能在不花一分錢的狀態下就「買」到房子,還能拿到現金。

序幕在○六年夏天落幕,取而代之的是第一幕│金融危機,推演了兩年多,在○八年九月達到高潮,美國政府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策略搖擺於救與不救之間,我認為只能用「手足無措」來形容,不但沒能解決問題,還搞得人心惶惶、華爾街人人自危。

金融危機的高潮至今仍居高不下,但第二幕│經濟危機卻已上演。令人擔心的是,第二幕的高潮不知道何時才到,但絕對不是現在。目前失業率大約為六%,我認為高潮時此數據至少是一○%。

對這波經濟危機,我是相當的不樂觀,不看經濟指標,光看美國等政府手足無措的樣子就令人擔憂。雖然說從美國二九年大蕭條算起,經濟學已經進步許多,美國政府的因應動作的確也比十年前面臨經濟泡沫化的日本政府要快上許多,但政策改來改去,最後結果還是效果不彰。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的三十多年裡,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一直被遺忘,甚至被迴避。二○○八年的災難十月,讓這位已經作古逾半世紀的英國經濟學家,其學說精義再次受到世人召喚。大家都想知道:假如凱恩斯魂兮歸來,他會如何解救全球經濟?

「凱恩斯是誰?他能解答當今的經濟危機嗎?」英國《獨立報》於十月二十八日金融海嘯爆發之初,就下了這個大標,文章開宗明義指出:凱恩斯的方法或許能釐清目前的經濟謎團,宣示著凱恩斯及其學說似乎又在危機中重返主流。

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讓經濟學界陷入了極大困惑,銀行家與經濟學家都搞不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華爾街一片兵荒馬亂,也動搖了世人對自由資本主義機制的信心。各國政府則焦頭爛額地尋找解決方案,包括祭出對付經濟低迷慣用的降息措施,但成效卻有限,只好轉向擴大公共支出的財政政策,直接砸錢來拉動總體需求,其實就是如法炮製了凱恩斯在大蕭條時期提倡的做法。

恢復經濟 應賦予底層民眾消費能力

三○年代大蕭條時期,經濟不景氣,企業忙著裁員節流,造成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低迷,又進一步加重經濟衰退,形成惡性循環。凱恩斯認為,對產品總合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因,政府應干預經濟,透過有形之手來增加總合需求。而提振生產和擴大需求主要仰賴四部分:消費、投資、淨出口及政府採購。

消費方面,由於消費者信心降至谷底,加上財富縮水及失業率上升,許多人不敢消費。投資的部分,當個人沒錢,企業又籌資困難,很難期待投資能拉動經濟;消費不振,淨出口也難以成長。此際,只有政府出手,才能脫離惡性循環。凱恩斯主張,政府應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他甚至建議,如果政府印更多鈔票,用瓶子裝起來,埋在地下,然後讓企業再把錢挖出來,那麼GDP也會增長。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教授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以「凱恩斯的凱旋歸來」形容當前各國政府黔驢技窮,只剩競相砸錢投資一途。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認為,在嚴重的經濟衰退中,貨幣政策往往無效,此時需要的是更多的財政政策。

凱恩斯主義落實到具體策略上,包括擴大公共建設、減稅,甚至直接撒錢。目前,幾乎全球政府都效法凱恩斯主義,提出破紀錄的「兆元競賽」,美國的七千億美元、歐盟的二千億歐元、日本的四十兆日圓、中國的四兆人民幣、台灣的五千億新台幣……透過不同名目向經濟體系注資,希望砸大錢到市場所產生的乘數效果,足以創造就業及刺激消費,進而推動企業投資。

德國是少數的例外。德國財政部長表明不願參加砸錢大賽,還公開抨擊英國首相布朗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是「愚鈍的凱恩斯主義」,「這一切將會提高英國的債務,令整整一代人要賺錢還債。」不過,當許多經濟數據顯示,德國正加速衰退,總理梅克爾也不敢再鐵齒,改口說將在○九年一月底提出規模達數百億歐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正式加入凱恩斯陣營。

大撒鈔票反造成通膨 財政赤字債留子孫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官方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采用"杠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麼,次貸,杠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在眾多的金融危機分析文章中,始終沒有看到對這些問題的簡單明了的解釋。本文試圖通過自己的理解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為通俗易懂起見,我們使用了幾個假想的例子。有不恰當之處歡迎批評討論。

一。杠桿。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 以 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二。CDS合同。由於杠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運行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杠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裏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三。CDS市場。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 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 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復的抄,現在CDS的市場總值已經抄到了62萬億美元。

四。次貸。上面 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裏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人們說次貸危機是由於把錢借給了窮人。筆者對這個說法不以為然。筆者以為,次貸主要是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對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五。次貸危機。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頭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此時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裏,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 C。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在那裏呢,在G手裏。G剛從F手裏花了300億買下了 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 瀕臨倒閉。

六。金融危機。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采用了杠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 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準備倒閉。因此G,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遊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七。美元危機。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萬億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 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采取什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

作者: 危言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 李淑慧】
最近全球股市重挫,不論購買股票、股票型基金的投資人都慘賠。不少投資人的理財觀念變得保守,使有固定利率、絕對保本的傳統保單又開始受民眾青睞。

目前市面很多保險公司都賣這種有固定利率、絕對保本的保單,民眾的選擇相當多。不過,有一種保單購買前可得三思,那就是未經許可的「境外保單」。

什麼是境外保單?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經過主管機關許可,就在市面上販售的保單。

這種保單多半是由外國保險公司設計,但這些外國保險公司並未在台灣設立據點,也沒有取得營業執照。

這些在台灣沒有據點的外國保險公司,透過在台灣的業務員銷售保單,有些還架設中文網站,網站上對保險公司、對保單的介紹都相當清楚,民眾可能誤以為這家外國保險公司的確是在台有營業許可的保險公司。這些境外保單的特色是保額高、沒有上限,且保費相當便宜。大多數境外保單以銷售壽險商品為主,據傳已吸引很多醫師、律師和企業主等有錢人購買這種地下保單。

不過,發行地下保單的外國保險公司,因為不在台灣設立據點,因此保戶沒辦法獲得台灣法令保障。如果發生任何糾紛,必須自己跨海打官司、要求理賠。

台灣雖然已經加入世貿組織(WTO),依照台灣加入WTO的承諾事項,對於未經核准在台灣營業的外國保險公司,便不得在台灣從事招攬及行銷保險。如果外國保險公司想在台灣經營保險業務、銷售保單,必須依保險法規定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

主管機關對於外國保險公司不再台灣設立據點就銷售保單的行為很感冒,因此對境外保單的保戶不提供任何協助,在稅法上也沒有任何優惠。民眾如果自行購買國外保單,若遇有保險理賠爭議,消費者須自行承擔風險。此外,保險業務員、代理人、經紀人或任何個人、法人,未經過主管機關核准就銷售地下保單,只要被主管機關查到,將被處90萬元以上、450萬元以下罰款。

境外保單便宜,不過,若真想買境外保單,還是要三思而後行。首先,英文要很好,必須自己看的懂英文的保單條款;其次,境外保單主要靠業務員服務,公司本身在台灣沒有據點,萬一業務員離職,服務可能中斷;第三,保戶要有足夠的運氣,確保外國的保險公司不會倒,因為一旦投保的公司倒閉,台灣主管機關不會提供任何保障。

【2008/09/09 經濟日報】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新車 +租車位+10 年壽命+ 每月跑 1000公里 +定期原廠保養~~~~~~~ )
1. 新車價 70萬 (包括了第一年的保險領牌 ..等稅金,車子價錢大概在60 初頭,還OK吧 )(年初買 )
2. 車輛折損10年之後:車子價值大約 5~7萬,需視狀況,因此折價了 63萬
3. 停車費5年:台北縣市取平均數約 4000,五年約 24萬
   FREE :後五年停車費:當路霸
4. 隨停路邊停車費 10年計算:每個月支出約 500,十年合計約6 萬
5. 油錢 10年:超省油現代車,每月加油兩次,跑足 1000公哩,每次加油(95) ,每次約為1000,  10年下來,油錢合計為 12萬( 假日出遊多出不計算 )
6. 所得稅部份,扣掉第一年新車價,還剩下後九年 +半次的燃料稅,以1800C C 以下的車子,每年預估付出 11920*10 + 4800 = 12萬 4千
7. 強制險最基本25-30 歲男性:每年 2238元 *9年 =20,142元
8. 換照10年內,駕照行照各換一次:共 400元
9. 一般保養:每年跑 12000公哩,就當做保養兩次,每次大約 2000 ,10年下來共 4萬
10. 特殊保養:大保養小保養等,平均一年提列1 萬, 10年共 10萬
11. 特殊裝備:不改裝,不美容
12. 車禍A 到: 10年內,計算一次烤漆板金,金額大約 2萬
13. 五年後的每年檢驗:懶得算了
14. 每年收到一張超速紅單,停車紅單,違規右轉紅單... 等
15. 其他
以上合計: 10 年內,總共支出約為1,354,542 元整 ( 我相信以上幾乎是最基本的,就連GPS 都沒算在裡面喔 )
平均每月花費:135 4542/10/12 =11,288
所以嚕!整整 10 年,你每個月都要為那一台車子,付出一萬一的代價耶回到Danny大說的,如果你是在台北縣市上班,你也居住在台北縣市其實如果平常作息是依靠摩托車 +計程車的話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投資型保單前5年有保險費用150%? 舉例:如果一年保費10萬,5年下來會有15萬是業務員佣金及保險公司成本!
要連續6年9%才會回本!除非你很會投資理財才適合這項商品,不然就應該投資歸投資,理財歸理財!


矛盾的投資型保單

( 2008/06/09 12:29 王志鈞 )
古代有個賣矛與盾的商人,一下子說自己的矛最鋒利,一下子說自己的盾最堅固,但如果拿無堅不摧的矛,攻百器不侵的盾,會有何結果呢?

想當然爾,這就非常矛盾了。

但我想,矛盾的典故由來還不稀奇,如果這位商人宣稱:「一支矛,一百元;一張盾,一百元;但如果買矛加盾的東西,你一次就有矛、又有盾,不用再分別去買矛和盾了,而且一次只收一百元喔。」

矛加盾?什麼叫「矛加盾」啊?這是什麼東西呢?

在當前的投資市場上,我看到的投資型保險,就是以保險加投資,混編在一起的東西,搞得投資人一頭霧水,卻還樂衷於投資這種自己都看不懂的商品。

許多的保險業務員都宣稱:「以前買保險收一種費用,買基金還要再收另一種,如果你買投資型保單,等於保險跟基金都有了,而且成本比較便宜喔!」或者說:「買保險,加送你基金!」「買基金,加送你保險!」……

不管業務員要怎麼說,總是會宣稱,這是一碗飯裡加了兩種東西,所以便宜又大碗。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傑斯在美國股市的名氣,凌駕索羅斯、巴菲特及彼得.林區這三位投資家。羅傑斯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說「投資學」時,

巴菲特在台下聆聽,結束後,巴菲特對媒體表示:「羅傑斯對市場的概念及趨勢的掌握,無人能及。」

最遲到2020年大陸將成為全球最有錢的國家(美國投資大師羅傑斯)

問:你如此看好中國大陸在未來20年的發展潛力,如何看待台灣在大中華地區扮演的角色?

答:每次我在台灣停留時間都不夠長,但是台灣過去50年的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

台灣人口只有2,300萬人,卻創造出1,250億美元外匯存底,是現代最成功的故事之一。

若是隨著大陸與台灣的市場更開放,兩岸的企業將會更繁榮發展,貿易擴張讓兩地都受惠。

依我的看法,我認為台灣擁有資金及經驗,大陸沒有;大陸擁有市場,台灣沒有。兩方如果能合作,

將會成為世界難敵的強大勢力。

但是我不懂,為什麼有些時候政治的因素永遠凌駕這些?為什麼?就像美國政府執意要參與的戰爭。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我今天重看了2000年時買的書籍《攻心為上 - 活用的商場智慧》。我搞不懂為何學生的時候,會買這種書,而且讀的很認真,書上到處充滿筆記?現在也不清楚為何要重看這種爲企業主量身所寫的商業書籍?

其實這種書主要的讀者說不定是像我們這種一般的上班族也說不定,就好像書是名牌一樣。這個企業主的身分與書的價值有直接的連結。
今天你想優雅?想聽感傷的故事?想充滿街頭智慧?想學習心理學?賺錢?或者通通都要?別擔心,不管你的需求是什麼,你都可以在書的領域中找到大師級的教練與你一對一練習。

我父親常得意於我喜歡看書的這點習慣得自他的真傳,每當他在自滿這方面的事情時,我總會提出質疑:「如果照您所言為真,爲什麼媽媽與哥哥並不喜歡閱讀?」
雖然小時候父親的囑咐”有事情不懂,需自己看書做研究。”到現在還是如雷貫耳,不過看書這習慣的養成,還是得看與你的個性有沒有契合?
與父親總喜歡炫燿他的藏書與學識,我倒覺得閱讀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好比有人喜歡上網、有人習慣盯著電視、或是在家聽音樂般,這只是每個人居家生活時的選擇。

不過朋友偶而的恭維可是生活中的喜悅之一:「只要把女孩子帶來看你住處的藏書,知道你的涵養就搞定了!」濬帆的名言。但我卻發現若讓女孩子知道你有很多書的話就不妙了:因為這些美麗的雌性動物總是會向你借書啊。依我的觀察,閱讀的人口還是以女性居多。朋友之中,十個男孩子大概只有一個當他有想了解的事情時才會打電話來詢問是否有相關書籍。
但女孩子借書的比例大約僅低於五成一點,不管是小說、商業類書籍、古文類、勵志類、經濟學、心理學…,她們都愛看。
於是誰借了什麼書`,在何時的清單就變成一個新待辦事項,你得每年檢視一下到底又遺失了哪些珍藏?
這分兩個困擾,一是你得跟她們保持聯絡才要的到書,二是得主動的提出還書的要求才行,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會主動還書的朋友。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是嗎?我借朋友書這麼多年了,竟一個主動還書的都沒有見過!你得好說歹說,暗示又明示配合催促才有辦法拿回你的畫滿了重點,並不便宜的書籍。

「朋友之中,書看最多,藏書最多,看完還會整理成重點,並舉辦讀書會的朋友。」國中同學Paul前幾天介紹他老婆給我認識時是這麼說的,當然,聽起來很爽!
不過又有可能會多一筆損失,這個危機通常隱藏在那句「最近看了什麼好書?」之後。因為接下來的下一個問句通常是:「那本書你還要看嗎?」
Paul夫人當然也不例外了,她說:「現在景氣這麼差,書又這麼貴,還是你借我們家Paul好嗎?」對!我買書就不用花錢嗎…?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聯合新聞網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根據荷蘭銀行調查,台灣已有超過14萬名千萬富翁,且千萬富翁人數還在以每年10%的速度成長,預計四年後,台灣千萬富翁的人數便可達19萬名。

到底那些人是台灣的千萬富翁?千萬富翁理財常遇到那些問題?荷銀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客戶資料發現,千萬富翁未必穿名牌、開名車、住豪宅,千萬富翁排行榜冠軍其實是「退休人士」(占16%),排名第二的是「中小企業主」(占15%),第三是「企業中高階主管跟專業經理人」(占14%)。田喬仔/資產型客戶和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則各占12%和9%,分居四、五名。

根據荷銀所做調查,全台可投資總資產超過新台幣1,200萬元(30萬歐元)以上者,已超過14萬人。可投資資產是指流動資金,不包括不動產(新聞、網站)等固定資產。

荷銀資深副總經理孫可基指出,千萬富翁從外觀不見得看得出來,很多千萬富翁是退休人士,資產雄厚,但不穿金戴銀。

荷銀也發現,高資產客戶習慣與一家以上的銀行往來,但也經常遭遇一些理財上的困擾。這些千萬富翁與銀行理財中心往來時,最在意的問題有五項,包括理專不主動關心、理專在市場下跌時不連絡、理專不夠專業、理專太過銷售導向和貴賓優惠不夠尊榮。

特別是「報喜不報憂」為八成以上理專的通病,荷銀針對高資產客戶的深度訪談顯示,上個月新興市場下跌25%,許多理專根本不敢跟客人聯絡,也讓客人的資產在不知不覺中縮水,是這些千萬富翁與銀行往來時最介意和不滿的事。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年前,我認識了一個老年人,他在公路旁開了一家小吃店。

當時正是經濟不景氣的年頭兒。那老頭兒運氣很好,眼力不十分好,又近乎是個聾子 。

我說他運氣好,是因為眼力不行,所以不能看報讀書。耳朵又重聽,就難得和朋友們聊天。對外面的情況,他都 不甚了解。

因為他並不曉得經濟不景氣有多嚴重,照常幹得很起勁。

他把小店的門面漆得漂漂亮亮,在路邊豎起宣傳的招牌,讓人老遠可以聞香下馬,他店裡預備的貨色物美價廉, 味道很好,甚至於連幾乎一文莫名的人也不由得停下來在他那兒吃點東西。

老頭子工作十分勤奮,賺了錢把他的兒子送進大學去讀書。

那兒子在學校中選了經濟學的課程,他對於整個美國經濟的情形之糟瞭如指掌。

那年過聖誕節,他回家度假。 看到店中業務仍然很興旺,就對他父親說:爸爸,這地方有點兒不對勁。你不應該有這麼好的生意呀,瞧您的 興致這樣好,彷彿外面並沒有經濟不景氣這回事一樣。

於是,他把經濟蕭條的前因後果費力的解說了一遍,並且說全美國的人都在拼命的節省、緊縮。

這時,那老頭便到了消極思想的影響,他對自己說:既然如此,我今年最好也不再油漆門面了。外面鬧恐慌,我 還是省下一點錢來最好。三明治裡的肉餅應該縮小一點兒。再說,既然人人都沒有錢,我又何必在路上去做招牌。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到退休,大家都會關心要多少錢才可以退休?

其實除了錢之外,還有三老跟三靠, 少了這兩樣,即使有了錢,卻也沒有快樂起來的理由。



有一次,商業週刊做了一個封面故事,斗大的標題就是「四、五年級,你憑什麼退休」,其中破題道出,如果現在不趕快規劃退休,以後就要去龍山寺排隊搶位子,去過龍山寺拜拜的人都知道,那裡的流浪漢最多。



於是在報導中,我發現文中提到的老本、老友以及老伴是最重要的退休依據,當然,老本就是指退休金,老本千萬不要動搖,去年一位令人懷念的烹飪大師傅培梅過世,認識她的人就說,她最大的敗筆就是把老本不斷的借給兒子,最後晚景淒涼,其實老本絕對不能有任何的損失,如果我存夠老本,我就要去找一間環境優美的養老院,然後把老本交付信託,收托的銀行每月幫我向養老中心繳費,免得我年紀大的時候,還要記密碼、找圖章、自己跑銀行繳錢。



老友也是很重要的資產,如果年紀大的時候,有三五好友可以聊天、聚會,甚至出國旅行,真是太幸福的事。

尤其年紀大的人聚集在一起,有共同的話題,有共同經歷的生活空間,有共同的思想觀念,很容易溝通。

我以前就因為花好大的力氣跟一位七年級生解釋崔愛蓮是崔苔菁的妹妹,崔苔菁當年有多風光等等,七年級的新記者瞪大眼睛,問我「比阿妹還紅嗎?」 我就說差不多是這樣,這樣的交談是沒有交集的,更不會有火花,如果退休之後,每天在家裡期待跟兒子、女兒、媳婦甚至兒孫交談,我想興致應該不大,不如交幾個老朋友,一起大唱老黑爵!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夏天的颱風特別多,我們已經歷經了兩次豪大雨,損失慘重。而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在桃園縣,這裡並無強風,亦無豪大雨,但居民卻沒有水了。沒有水,是因為石門水庫泥沙太多,以致自來水公司無法利用這種充滿泥沙的水來供應大家天天需要的自來水。

這種因為下大雨而沒有自來水的現象,是否是不能避免的?我去問了一些土木系的教授們,答案馬上就出來了。當年石門水庫設計的目的是灌溉,現在石門水庫的功能是供應自來水,功能不一樣,設計卻是原來的那一個。如果要避免每次豪大雨就有大批泥沙從水庫進入淨水廠,必須有一些工程來使石門水庫可以發揮它的功能。

如何改良石門水庫,顯然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全國老百姓也一定會對於這個問題有興趣,可是我們的新聞節目,似乎對此毫無興趣,很多節目仍然全副精力大談政治議題。這些節目大多數是非藍即綠,有一種專門罵民進黨,有一種專門罵國民黨,還有一種是挑撥離間型,藍綠都請來,讓他們互罵。如何使石門水庫不再會停水,與藍綠無關,大家就不理了。

但是,對於老百姓而言,那個較重要?倒閣權、內閣制、總統制、連宋王馬之間的關係,有那麼重要嗎?世界上總統制國家中,真正好的,恐怕只有美國,其他都腐敗得不像話。內閣制國家中好的不少,但是印度不是內閣制國家嗎?法國還實行了雙首長制,不中不西,但是法國仍是一個重要的國家,可見我們成天討論制憲,其實沒有多大道理,於事無補,還不如多花些時間談治水,因為治水顯然比制憲重要多了。

全世界恐怕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這樣熱中於政治的,各位不妨去看看美國的電視節目,或者任何一個國家的電視節目,我們絕對創下一個紀錄,那就是我們討論政治的節目之多,一定是全球之冠。這種現象,我們的政治人物要負很大責任,我們的政治人物的興趣,其實是在如何贏得選舉,因此對於如何整治石門水庫,就沒有興趣來管了。執政黨如此,在野黨更是如此。各位不妨看看我們政治人物的重要記者會,很少談到如何建設國家,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放言高論,有意無意地將對手痛罵一頓。有的時候,被批評的還是自己同一黨的人。

是不是我們國家的建設已經十全十美,所以可以不談如何建設國家了?當然不是,我們的國民所得只有一萬四千美元,低於香港(兩萬七千元),新加坡(兩萬四千元),南韓(一萬七千元),葡萄牙(一萬八千元),希臘(一萬八千元),愛爾蘭(兩萬六千元)和西班牙(兩萬一千元)。 我們常提到我們的經濟奇蹟,我們也常認為我們是科技大國,但是我們的國民所得低於葡萄牙,實在該檢討了。事實上,我一直不好意思講的是,我們甚至比不上塞普路斯(一萬八千元)。

建設國家談何容易?要將我們的國民所得提高,必須在各方面都有很好的成就。以愛爾蘭為例,愛爾蘭現在是最能收到外國學生的國家,他們的大學裡就有大批的外國學生。我們呢?我們的大學中都沒有多少外國人來念。

愛爾蘭一直都是非常富有的國家嗎?我在三十年前去過那裡,當時都柏林的國際機場比我們現在的松山機場還不如,聯合國每年公布一個叫做人類發展指數,在一九七五年,愛爾蘭的指數是零點八一,在全球排名第二十一名,到了二○○二年,愛爾蘭的指數是全世界第十名,第八名是美國,第九名是日本。的確,愛爾蘭曾經是一個沈睡的國家,可是幾十年來的努力,愛爾蘭已經是一個很不同的國家。

愛爾蘭風景優美,但它之所以富有,也不是只靠觀光。我們不妨來看看一個科技指標,平均每人拿到的執照費和版稅,這個數目越高,表示這個國家已經發展了很多科技給全世界的人使用,因此這個國家可以利用使用執照費和版稅來賺錢。愛爾蘭,每人每年可以拿到六十三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八,僅次於瑞典、荷蘭、比利時、美國、日本、英國、芬蘭和盧森堡。這種成就,值得我們注意。

我們有沒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眾所羨慕的國家?當然有可能,但是以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概極不可能。因為舉國上下,都好像只對政客們的互相攻擊有興趣。政客們知道他如要當選,提出好的政策無濟於事,只要對他的政敵提出人身攻擊,就可以穩住江山。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娛樂與流行才是大家最願意花錢的
─ 中環董事長翁明顯談未來投資
口述●翁明顯
整理●李盈穎+鄭芳芳

中環今年在本業表現遠超過對手錸德,在影音產業的投資又接近Sony策略,董事長翁明顯是如何應用圍棋的棋理來下這盤棋?


我很喜歡下圍棋。我覺得下圍棋是一種生活上的轉換,總要有些興趣讓我能儲蓄新的精神。平常你會煩惱,下圍棋用的是數學,煩惱與運算是用不同的腦部。

我畢業的時候圍棋棋力才六級,為了中環跑銀行三點半,中間停了十五年。直到中華開發投資,才又有時間開始下棋。想不到一下就有「初段」的實力。我想,人生有了歷練,個性就會變得沉穩許多,也就比較有耐力。

談下圍棋

下圍棋一定要有五個力量。首先,棋力是基本的,要有專業知識。其次是毅力,碰到困難時不能被擊倒,當對手實力非常強的時候,你要想如何去克服。接下來耐力、體力,因為一盤棋下起來可能非常久。最後就是專注力,因為你一不專注,就會失敗;如果你患得患失,就可能會不專心。

很多事情要堅持就是耐力。我的股價曾經兩百塊過,現在十幾塊(編按︰中環股價最高曾到二百一十三元,十月二十二日收盤價為十六.七元),我一樣一股都沒有賣。因為我做這個事業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贏,為了一個社會責任。

像錸德今年要虧三十幾億,我們今年還會有六、七億以上的盈餘。曾經我們有賺八十億,他們賺五十億,感覺差異不多;但在虧損的時候,你才看得出來哪家公司好。他們的股權都賣掉了,我一張都沒有賣,這就是圍棋的耐力。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