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工作相關文章 (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些人學歷高,卻是老闆眼中的「白目」員工;有些人念的是超冷門科系,卻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大放異彩。而他們戰勝學歷限制的關鍵字,就是--Sense。

3位在不同領域中的「一流教主」,創造第一流身價、擁有第一等能力:花藝設計師齊雲、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阮劍安、李奧貝納廣告總經理黃國燦,他們憑著敏銳的Sense,在對生活、對人與對事等3個層面上,各有精采領悟,更因此將他們推向人生職涯的高峰。

民國104年,大學聯考招生總數將超過那一年的高中職學生總人數,錄取率將破百分之百。

當「全民大學生」的時代即將來臨,冷門學歷想出頭,你要比的是什麼?

有一種教室裡沒教的大能力,好學生不會,反而變成高學歷「白目」;而即使不具名校、名系血統,具備它,照樣能使你衝出重圍,讓人驚豔!

9月初,成立16年的晶華酒店破天荒推出一項飯店領導管理人才招募培訓計劃。通過層層考核跟長達1年的培訓歷練後,得分超過90分的候選人將直接任用為部 門副主管(相當於副協理)。「這是正常速度10年的累積,」晶華酒店人力資源部協理林玉倩說,等於一舉打破過去所有升遷的慣例。

這個明星候選人需要什麼學歷資格?門檻並不高,只要國內外大學畢業,英語流利。但是第一個「必殺關」,是200個涵蓋天文地理、政經時事、歷史文化的英文 考題測驗,答對半數以上才能進入面試。「飯店就像個小型社會,面對的都是人,」林玉倩解釋。要用什麼方式來初步篩選一個人的機智與應變力?他們選擇了「常 識」。

「常識」,英文叫做“common sense”。似乎是每個人都應該理解的2個字,但你真的懂得它的涵義嗎?

從事的「知識」,到人的「見識」

去年日本任天堂公司針對手提遊戲機設計了一款「大人的常識力訓練DS」遊戲,一推出,馬上登上銷售排行榜冠軍。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管理一向不容易,因為人心隔肚皮,儘管大家都知道「帶兵要帶心」,但要能夠做到下屬個個心悅誠服並不容易。在此哈佛商業評論(HBR)建議團隊領導人在組織內建立互信,並設下具體明確的目標,便能更加風行草偃地成功打造滿分團隊。

 

首先,團隊成員要建立互信。

 

成功的團隊一定能成功建立互信,彼此的信任帶來互相的委身。彼此委身的團隊成員認定彼此為生命共同體,並願意休戚與共。而這樣的互信來自領導者對下列條件的不懈努力。

 

其次,團隊要建立共同的使命感。

 

每個績效卓越的團隊都會有共同的使命感,並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他們不會將團隊的工作看成是1件差事或是待辦事項,而是如果完成會帶來益處的任務。

 

再者,這個共同的任務會有明確的目標。

 

如果某項任務沒有具體明確的計畫,該任務只是流於空談。簡言之,目標和相關的細節是維繫團隊的關鍵。沒有細節的目標是夢想,沒有細節的目標只是一堆漫無目的的活動。

 

此外,團隊還需要清楚的界定責任。

 

團隊成員需要了解彼此的責任和角色,即不是每個人都能包下所有事。成員也需要知道重要的工作流程,即對於團隊的運作流程(例如制定決策的方式)了然於胸。同時,成員也要知道團隊的價值觀、標準和期望或是一些不成文的潛規則。

 

綜上所述,團隊領導人的責任不是指導或是要求下屬做事,而是透過建議、支持、定義和討論,去培養團隊的自動運作。動用主管的權力要求部下達成要求其實是事倍功半。只有願意同心合一的成員,才能夠帶來亮麗的團隊表現。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週刊.撰文:今週刊

一位跨國公司金融主管:我的員工裡,台灣人薪水只比菲律賓高,早就比不上大陸與印尼。一位交大MBA高材生:我的工作被2、3位22K(「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因薪水為2萬2千元,簡稱22K方案)搶走,台灣找工作太難只能到國外。

低薪苦勞逼走人才。根據OECD報告,台灣流失人口的高教育者比率最高。儘管人才出走,台灣還排拒外籍專業人士。ㄧ位被派駐來台的外籍主管,花5個月家人還來不了。沒有人才,台灣哪來競爭力?

「台灣,我回不去了。」

法商(上海)達索航空首席空服員楊麗玉,2009年應徵英特爾行銷經理,頂著交大GMBA與北大交換學生的光環,她順利連過三關,就在通知上班前,她的機會硬生生的被三位22K的應屆畢業生給取代。「國家幫你訂了一個畢業生就只值22K的政策,商人又不是白痴,當22K已經是標準,難道他們會主動幫你調高?」失望之餘,她尋找海外工作機會,2011年到上海工作,現在年薪上看台幣二百萬。「說實在,台幣二百萬在這裡很普通。是台灣薪資環境太糟糕。」

根據美商韜睿惠悅企管顧問公司的「2012亞太地區薪資福利報告」顯示,以「管理部門資深經理」薪資中位數比較,台灣中高階管理人才的年薪不僅遠低於日本、香港、北京及上海,甚至比印尼還差。在整個亞太地區,只比菲律賓及越南好。而曾經相對高薪的科技業,則已經在去年被大陸追過。其實除了薪資之外,沒有舞台、看不到未來才是更嚴重的問題,前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台大商研所教授魏啟林直指,台灣經濟出了大問題,「台灣的現狀是一流人才,二流經濟,沒有舞台給他們。」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顯示,在二百多個調查國家及地區當中,台灣高技能人才外移人口比率「勇奪世界第一」,比第二名的印度還高出十個百分點。知名獵才公司副總晉麗明表示,以前出去都是二軍,「但是最近五年,出去的都是一軍。」過去五年,單單中研院人文科學領域,就有十七人被鄰近國家挖走,而科技方面,僅大陸華星光電就挖走台灣二百位面板人才。魏啟林說:「華星光電就是台灣人培養起來的,很可惜。」甚至,連台大急診主治醫師都寧願犧牲資歷,跑到新加坡從最基層做起,跟剛畢業的年輕人一樣當住院醫師,一起輪班過夜。

內有推力,外有拉力。二十九歲的手機App戲智科技創辦人兼董事長徐三泰,新加坡政府為了爭取他把公司移到新加坡,派出一位專案經理跟著他,負責處理大小問題。「你絕對不相信,有次我半夜發Email給他,他居然半夜也回我信。」新加坡公務人員的認真與效率,讓他嚇一大跳。這位經理最常問他移到新加坡有什麼困難,徐三泰曾經開出至少幫他找八位工程師的條件,沒多久,就回報找到五位。即使目前決定留在台灣,但新加坡政府的專案經理到現在仍持續邀請他參展、幫他拉生意、找人、找辦公室。新加坡政府的誠意,讓徐三泰印象深刻。

相較於新加坡政府以「專案經理」方式到國外挖角,台灣政府卻還在把國外高階人才當外勞對待。一位不願具名的馬來西亞籍外商金融主管深受其害,五個月前他被派到台灣擔任總經理,但太太與小孩到現在都還在辦來台居留手續,因為台灣政府要他證明他的太太真是他的太太,他的小孩真是他的小孩。為此,他必須找出年代久遠的結婚證書與小孩出生證明,而且還要把證書上的馬來文翻成英文,又怕他翻譯造假,還得到台灣政府指定翻譯機構,然後再把文件拿到外交部,向台灣駐馬辦事處認證。為了辦居留,還得附上他的台灣居留證正本,但是偏偏又規定外籍人士進出台灣,除了出示護照,也要出示居留證正本,弄得他只好把國外會議延後。他長期被公司四處調派,擔任過香港及亞洲多國主管,「從來沒這麼困難過。」「我太太快要受不了,叫我自己一個人待在台灣就好!」

某國立大學要挖角一位傑出英國研究人員也遇到麻煩,「他已經發表很多論文,是所屬科學領域全球前五名的頂尖人物,但台灣政府居然要他的畢業證書,還要拿到外交部認證!」「他都降薪一半以上了,要不是因為娶了台灣太太,我們怎麼會有這個機會!」被學校派去英國協助處理這些繁瑣事務的教授如是表示。就連所謂優禮國外專家學者來台的「學術禮遇卡」,內政部移民署都要求要三個月前申請,還必須歷經跨部會審查等等繁瑣程序。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5月,惠普全球副總裁、惠普中國總裁孫振耀,在50歲這個男人的事業年齡最黃金的時期“退休”,
1982年,孫振耀大學畢業後,進入惠普臺灣公司,以普通工程師的身份開啟了他的IT人生。從業務代表做起。之後,由于他所負責的惠普業務連年大幅度增長及與國內客戶的合作不斷深入,最終于2000年升至中國惠普公司總裁職位。 
離開HP這個大舞臺,這一切只是因為他有自己心中的願望要實現!孫振耀自己是這麼說的:“快樂及有意義的人生來自于實現自己心中的願望,而非外在的掌聲”。作出退休這個決定,需要果斷。 
孫振耀简歷 (更多資料請點此)

1982年加入惠普公司
1991年 中国惠普计算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
1997年 获惠普颁发“亚洲年度最佳表现奖”
1999年 惠普大中华区计算机系统部总经理
2002年4月1日至2002年5月 中国惠普公司总裁
2002年9月 被任命为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


一、關於工作與生活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 尬的。我見過的40歲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後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唐駿。外企員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並非個人的成功,西門子 的確比國美大,但並不代表西門子中國經理比國美的老闆強,甚至可以說差得很遠。而進外企的人往往並不能很早理解這一點,把自己的成功90%歸功於自己的能 力,實際上,外企公司隨便換個中國區總經理並不會給業績帶來什麼了不起的影響。好了問題來了,當這些經理人40多歲了,他們的薪資要求變得很高,而他們的 才能其實又不是那麼出眾,作為外企公司的老闆,你會怎麼選擇?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強幹精力沖沛的年輕人,有的是,為什麼還要用你? 

從上面這個例子,其實可以看到我們的工作軌跡,二三十歲的時候,生活的壓力還比較小,身體還比較好,上面的父母身體還好,下面又沒有孩子,不用還房 貸,也沒有孩子要上大學,當個外企小白領還是很光鮮的,掙得不多也夠花了。但是人終歸要結婚生子,終歸會老,到了40歲,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藥,要有人 看護,自己要還房貸,要過基本體面的生活,要養小孩……那個時候需要掙多少錢才夠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遠一點,一時的誰高誰低並不能說明什 麼。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不太贊成過於關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沒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這在剛剛出校園的學生中間是很常見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 35年,這好比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和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不同的是,這次比賽沒有職業選手,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堅持不到終點,大多數 人最後是走到終點的,只有少數人是跑過終點的,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去搶領先的位置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剛進社會的時候如果進500強公司,大概能拿到3k -6k/月的工資,有些特別技術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問題是,5年以後拿多少?估計5k-10k了不起了。起點雖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後面的 年輕人追趕的壓力越來越大。 

我前兩天問我的一個銷售,你會的這些東西一個新人2年就都學會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卻只是你的一半,到時候,你怎麼辦? 
職業生涯就像一場體育比賽,有初賽、復賽、決賽。初賽的時候大家都剛剛進社會,大多數都是實力一般的人,這時候努力一點認真一點很快就能讓人脫穎而 出,於是有的人二十多歲做了經理,有的人遲些也終於贏得了初賽,三十多歲成了經理。然後是復賽,能參加復賽的都是贏得初賽的,每個人都有些能耐,在聰明才 智上都不成問題,這個時候再想要勝出就不那麼容易了,單靠一點點努力和認真還不夠,要有很強的堅忍精神,要懂得靠團隊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長遠的 眼光…… 

  
看上去贏得復賽並不容易,但,還不是那麼難。因為這個世界的規律就是給人一點成功的同時、讓人驕傲自滿,剛剛贏得初賽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贏得的僅僅是 初賽,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大多數人都會驕傲自滿起來,認為自己已經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學習了,他們會認為之所以不能再進一步已經不是自己的原因 了。雖然他們仍然不好對付,但是他們沒有耐性,沒有容人的度量,更沒有清晰長遠的目光。就像一隻憤怒的鬥牛,雖然猛烈,最終是會敗的,而贏得復賽的人則象 鬥牛士一樣,不急不躁,跟隨著自己的節拍,慢慢耗盡對手的耐心和體力。贏得了復賽以後,大約已經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職業經理人了,當上了中小公司的總經理, 大公司的副總經理,主管著每年幾千萬乃至幾億的生意。 

最終的決賽來了,說實話我自己都還沒有贏得決賽,因此對於決賽的決勝因素也只能憑自己的猜測而已,這個時候的輸贏或許就像武俠小說裏寫得那樣,大家都 是高手,只能等待對方犯錯了,要想輕易擊敗對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渾身解數,還需要一點運氣和時間。世界的規律依然發揮著作用,贏得復賽的人已經不只是 驕傲自滿了,他們往往剛愎自用,聽不進去別人的話,有些人的脾氣變得暴躁,心情變得浮躁,身體變得糟糕,他們最大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在決賽中要做的只是 不被自己擊敗,等著別人被自己擊敗。這和體育比賽是一樣的,最後高手之間的比賽,就看誰失誤少誰就贏得了決賽。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國外自助旅行了許多年,我終於下定決心到國外工作,到馬爾地夫當潛水教練,我想分享一些心得給有至於長期到國外工作或是求學或是生活的棧友。

要下定決心當潛水教練其實不簡單,要到國外當潛水教練更不簡單,因為會有很多人,包括你最親愛的師長親友們,覺得這樣的工作條件極不穩定,在國外居無定所,而勸你找一個比較穩定又高收入的工作,或是先當一兩年試試看,等「玩夠了」就要換工作。畢竟有穩定的工作,有經濟基礎,才能成家立業。

但我覺得不穩定或許才是穩定呢!怎麼說呢?

如果你為了工作,失去了自由和理想,整天只想著年輕的夢想,雖然你經濟穩定了,但是思想反而變得不穩定,這時候就容易做出一些違背別人期待的事,例如偷情,因為你還想要證明自己還能叛逆(犀利人妻的溫經理)。結婚,說穿了不過就是為了有固定的伴侶,或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有固定伴侶的生活。

也有很多人會說出國工作不好,因為跟父母一起住或是能就近照顧父母才是孝順。如果父母需要你照顧,那當然有義務,如果父母身體健康,那麼住在一起才叫孝順的理論,就好像情人就應該天天打電話才算談戀愛的道理一樣。我反而希望成年以後和父母的關係比較像朋友一樣,彼此有自己的生活空間,等到相聚的時候,可以發現彼此都有成長,並且可以分享彼此的成長故事,我覺得這才是我認為的孝順,而不是每天晚上陪父母看鄉土劇才叫孝順。

為了付房貸,為了買車接送小孩或是放假的時候出遊,選擇在年輕的時候投入很多時間和金錢來投資未來美好的生活,但你能撐到那個時候嘛?你能保證房價不會下跌嘛?如果有一天你付房貸的費用超過你的房子市價時,你會不會崩潰?(美國次級房貸事件)

其實,到國外走走你會發現許多我們曾經光靠想像的工作內容,只要市場不一樣,或是換了不同的管理者,格局就會不一樣。而且很多工作,其實都有升遷機會,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狹隘。如果在潛店當到管理階層,你不用買房買車,照樣可以照顧家庭,馬爾地夫的五星級飯店內有托兒所,有專業的保母會帶小孩,你每天都可以在餐廳吃飯,每天走路上班,不必一大早起床通勤,省錢省時又環保。沒錯,當小孩長大了,你會想,是不是需要送小孩回台灣學中文了,我自己也該回台灣了?可能你會覺得這樣很麻煩,或許是吧,但至少很多人覺得現階段台灣托嬰制度不健全,托兒所超貴而不敢生小孩,在馬爾地夫飯店裡不必付高額托嬰費,又可以確保小孩在健全的環境中長大,可以接受大自然的啟迪,就像居禮夫人所說的一樣。我看潛店經理的小孩每天玩水,過的很快樂,很棒阿。至少撐過學齡前這一段時期,可以減少時間和金錢的投入。等到小孩上小學了,至少你就不會還想著,我從小孩一出生,就被家庭和工作綁死,你比別人多了七八年的時間!潛水七八年,應該重要的潛點都去過了,能拿到教練執照的等級也應該頗高,應該已經爬升到管理階層,這時候你能做的選擇又更多了。台灣沒有這樣的環境,如果你沒有出國走一走,你就不會發現這樣的機會,你的人生的選擇就少很多,很可惜不是嘛?


從小師長就教導我們要努力念書,為的是找到好工作。那好工作的定義是什麼?當醫生或工程師或公務員,只因為薪水高收入穩定,師長會說,你先有了穩定的工作,等下班後就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領高薪又可以兼顧家庭不是很好?有沒有想過,當你需要加班,或是下班後很累,根本只想放空、打電動或大吃,有時候下班還要應酬,怎麼培養自己的興趣?為什麼不找一個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呢?怎麼沒告訴你,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找個爽缺來佔!結果勒,在我當學生的時代,一堆人為了考醫學系而天天拼命念書,放學後還要到補習班報到,累的半死還搞到嚴重近視;一堆人畢業後搶著考公務員,可能要在家裡當好幾年米蟲才能考上,等考上了才發現自己對於工作內容沒有熱情,這時候,你都幾歲了?當你發現想要考的科目不都是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那麼,你真的確定你要這個工作?例如,考公務員往往要考公文寫作,我就覺得相當無趣。可是潛水教練要考的科目:海洋生態、動物生理、物理、減壓理論、裝備(機械)都是我有興趣的。考教練還要先考潛水救生員(Rescue Diver),而上Rescue diver課程要先考急救課程(EFR, emergency first response),這些對我來說都很有趣又很實用,又可以學英文。我並不是說醫生、工程師或公務員等職業不好,職業並無貴賤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你而已,當別人告訴你該怎麼走未來的路,你是否有自己做過性向分析和SWOT分析?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怎麼分析?我的答案是,出國一個人旅行。

我常常聽長輩說,你讀那麼多書,將來工作根本不會用到,何必浪費時間?我反思了一會,反而覺得,如果你的工作不需要用到你的專長,那麼,你是否該換工作了?你只是不知道在地球的某個角落,有能讓你發揮專長的工作罷了!出去走走看看吧!

工作機會的多寡和薪資高低是遵守經濟學的基本法則:供需原理。當某產業已經有太多人投入或是政府把餅畫太大的時候,你的薪水就會下降,而且也不好找到工作機會。其實很多師長都只是告訴你最保守的路線,因為他們認為工程師、醫師、公務員就是最穩定最保險的工作,但他們不會預料到,到了2012年,世界會因為中國經濟崛起,環保意識抬頭,人們重視休閒生活,所以會講中、英文的潛水教練變得很搶手。沒有人會預料到,台灣和日本的電子業會被南韓三星重擊,科技業開始放無薪假,他們也不會告訴你,當醫生雖然能救治很多病人,但是醫生和律師一樣,面對的都是社會中人們不願意經手的事物,就是玩傳遞定時炸彈的遊戲一樣,沒人想拿,也沒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加上現在健保問題和醫生除罪化爭議,以及急診室暴力事件頻傳,這些才是現實面,但是當年逼你念書的老師和長輩並不會告訴你這些,他們可能也不會預料到將來會有這些事件發生。風水輪流轉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輪轉週期是多久,就沒人曉得了。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個41歲才開始兼差的日本家庭主婦,將二手書店擴為千家分店,並進軍歐美。

計時工也能變董事長!現任日本BOOKOFF二手書連鎖店董事長,就是麻雀變鳳凰的典型案例。

兩年前,《日經 Business》曾連續二十一期報導BOOKOFF,如何從一間赤字連連的小書店,徹底蛻變,成為東京上市公司、跨足國際的故事。

當時擔任該公司社長(相當執行長)的橋本真由美,更被《日經 Business》稱為「BOOKOFF之母」「打工家庭主婦變社長的傳奇」。

為女兒學費兼差 
反成日本零工族赤地翻身的典範

從領時薪的兼職媽媽,到花了十六年,爬上掌管一千多家店、八千多名員工、去年年營收破五百零四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一百七十億元)的跨國企業掌舵者,她傳奇的故事,不但被形容為「現代灰姑娘」,更成為日本零工族「赤地翻身」(翻轉惡劣條件)的典範。

現年六十歲的她,就像一般典型日本婦女,從女子短期大學家政科(俗稱新娘學校)畢業後三年,便踏入結婚禮堂,在家相夫教子,直到女兒上高中,為貼補女兒學費才決定出外兼差打工。

離開職場十八年,四十一歲的她,看到附近即將開幕的二手書店BOOKOFF徵求以時薪計算的兼職人員廣告,因「可自由選擇工作時間」「經驗不拘」,可兼顧照顧家庭而去應徵。

一九九○年四月,BOOKOFF第一家店創店前兩週,橋本真由美進入該公司,她將愛心媽媽的精神帶到職場,隨身帶著本子記下老闆交代的事,就像媽媽一樣照顧年輕店員,帶便當給他們吃。

對她來說,平常認真打掃家裡總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在店裡,卻贏得大家誇讚,而且還有錢賺;更令她振奮的是,自己提出的構想,例如像是使用消除舊書味的空調、允許顧客翻閱等點子,都一一為社長所採用,並能反映在業績上。

獲得肯定的喜悅讓她大呼:「工作,真是有趣啊!」樂在工作的她變得越發積極,原本只說做到下午五點,不知不覺變成晚上八點、九點,甚至十一點才下班,趕在先生回家前幾分鐘到家。

「在工作上我很貪心,我希望贏得顧客的喜愛,也希望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會不斷思考怎麼做會更好。」她說。

被升任正職店長 
加班到天亮,和先生衝突不斷

全力以赴的態度深獲當時的社長本孝青睞,便拔擢當時還只是個兼職人員的她,成為第二家分店的店長;縱使升格當店長,卻仍是領時薪的兼職人員。她盤算著,兼職工資不如正式員工,因此希望變為正職。不料,因為正職沒有彈性上班、自由選擇工作時間等條件,而遭到先生的強烈反對。

「對於長久以來當個家庭主婦的我來說,不管在一號店的工作再怎麼有趣,但是我的先生是鄉下家庭的長男,想法很傳統,讓老婆去工作是很沒面子的事,我 自己也是這麼覺得,應該以家庭為重,所以先生休假的星期六、星期天,我也會不上班。晚上也要做飯給小孩吃,所以我盡可能不在店裡待太晚。」

「但是升格當店長後,工資的算法對我很不利,因此,決定要成為正式員工;家人雖然百般不願,最後還是勉強答應。在一九九一年八月成為社員(正職員 工)時,我是二號店長,同時也被委任為公司的『店鋪營運部課長』,因為社長希望開始加盟店的擴展,所以我需要幫忙社員及加盟店業者的研修以及開店準備。」

「原本說好下午五點就回家的我,因為工作而夜歸是常有的事,有時店關門後,我還繼續加班,甚至有時做到天亮。彼時正逢女兒高三要考大學,跟先生的衝突也越來越多。」

「『我跟BOOKOFF哪一個重要?』好幾次他(橋本的先生)怒氣沖沖的質問我。」她只好拚命求先生,「我會兼顧家裡的事,拜託你讓我繼續工作!」後來,她先生感受到她的執著,逐漸接受,沒有再要她辭去工作。

文章標籤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趙曉慧台北12日電)台灣高學歷者就業難,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今天認為,大學普及化政策是禍根,學歷不能當飯吃,年輕人應到國外發展,苦幾年沒關係,要實際歷練累積本事。

陳飛龍下午出席南僑與三芝區農會茭白筍記者會,會後對媒體發表上述觀點。

他表示,南僑能夠有今天的事業規模,不是靠碩士生或大學生的員工,而是靠當年很多三專學歷員工的貢獻,他們學習的心態很強烈,能上能下。

陳飛龍說,很多台灣的企業老闆都很懷念三專人才,但是現在大學普及化政策是禍根,造成許多專科學校要升級為科技大學。

他鼓勵年輕人出走到國外,例如印度。出國後別想著自己有什麼學歷,學歷不能當飯吃,苦幾年沒關係,實際歷練累積本事,有了本事再回台灣發展也不遲。

他再度為鬍鬚張滷肉飯漲價事件打抱不平,鬍鬚張從一個路邊攤做到企業連鎖化,展現台灣文化特色,賺觀光客的錢,這才是高附加價值的好事情。

陳飛龍感嘆,台灣很多轉型的力量都被抑制,又走錯方向發展低附加價值的事情。1011012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我們在準備商業計畫書,因為政府會給我們補助。」

我的新加坡客戶興奮地告訴我,他是一家中小企業的老闆,以前我曾幫他籌過資。

「新加坡政府有個program叫做SPRING,我們買機器設備若證明能夠提高生產力,有創新模式,政府就會給我們租稅優惠,即使買部印表機也算。」

新加坡和台灣不同,台灣一直要提高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新加坡卻因為人少,大部分利用外勞。這幾年外勞太多,造成社會問題,所以政府又鼓勵企業加強自動化,減少聘用低價值的勞工。

「黃總,我們也屬於『國際型企業』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因為在中國有投資,符合政策,政府會給我們錢,所以你暫時不需要幫我們找錢了。」

我聽錯了嗎?沒有,新加坡政府是要「給」他錢,不是借他錢。新加坡政府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台灣的中小企業好像沒有這麼好命,因為政府認為愛台灣就要待在台灣。

新加坡國家雖小,政府卻是「大政府」,什麼事情都會幫人民設想的非常周到,就像一位過於保護子女的父母。台灣正好相反,只能靠自己,政府會管你,但不會幫你,有幫的話也是幫什麼「兩兆產業」,在這種環境下台灣的企業家精神反而比較強。

台灣這幾年一直探索為什麼新加坡能,台灣不能?答案很簡單,政府效能和開放。新加坡最好的人才都去當公務員,政府給很高的薪水。他們推動建設都是按步就班,執行力超強,比如說開放賭場;台灣馬祖公投雖然通過,離正式營業還要等六年。

新加坡是一個真正的國際性外向型經濟,盡一切可能吸引外資、外國旅客和外勞,包括藍領和白領。這幾年中國大陸有錢人已不把錢存在香港,而改放在新加坡。最近有一個票選,英國人將新加坡選為全世界他們最想去工作和居住的城市。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說過一句話,意思是台灣在地理位置上比新加坡幸運很多,要不是台灣自我設限,新加坡不會有那麼好的機會。新加坡人很少去中國大陸蓋工廠,而是輸出管理的know-how。大陸有二座明日城市是由新加坡負責規劃的──「天津生態城」和「廣州知識城」。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據統計,超過一萬三千名的台灣年輕人正在澳洲打工,他們是為了體驗人生、旅遊觀光,或者學習語言?一位台灣打工仔告訴我們,他來澳洲只為賺錢;毫不考慮的,他以台勞自稱。以下就是他的告白。

正文

在台灣工作兩年,存不到錢,身上還背著三十幾萬元的學貸,我到澳洲來,就是為了賺第一桶金,不用懷疑,也不必多作解釋,我們就是台勞!

我上晚班,上班時間是下午兩點半到午夜十二點。

我的工作是食品加工,在偌大的廠房裡,我站在迂迴曲折的輸送帶邊,使勁地把送過來的冷凍羊肉去皮;去完了,放回輸送帶,沒有皮的羊肉移動到下一個加工程序,我則繼續為下一塊羊肉剝皮。

在九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裡,每隔兩小時能休息一次,第一次十分鐘,第二次二十分鐘,第三次,大約是晚上九點,我有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終於,可以利用這次相對充裕的工作空檔吃晚餐,走到蒸飯箱,拿出上班前自己在宿舍料理的簡單便當,通常是炒飯。

我在澳洲,工廠位於南澳最大城阿德雷德;我來自台灣,今年二十七歲,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

這座工廠,說穿了就是一個屠宰廠。活生生的牛、羊運來之後,先被電暈,然後宰殺,屠夫一刀把牛羊的肚子剖開,內臟與血水「嘩」地一聲流到塑膠桶子裡。我認識一位同樣來自台灣的年輕人,負責拿著水管「清洗牛肺」,經常,他的衣服會被牛的血水染成紅通通的。

在這座廠房裡,估計約有六百人在同時工作著,其中,我想大約有一五○人以上來自台灣,其實,我們就是台勞。

幾年以前,聽到學長學姊談到他們的澳洲打工經驗,工作很辛苦,但總是工作幾周就自動辭職,把賺來的錢當成旅遊基金,坐飛機玩遍澳洲各大景點,錢花完了,再找下一份工作。他們說,來這裡是要趁著年輕「體驗人生」。

但我的心裡很清楚,今天我來這裡,不是為了體驗人生,也不是為了交朋友、培養世界觀。我的目的很實際、很俗氣,也很單純,就是要賺錢。我曾經在台灣 工作兩年,當銀行理專,但工作時間很長,三餐都在外解決,加上房租、給家裡生活費用、償還學貸等開銷,工作兩年下來,銀行戶頭裡的存款只有幾萬元,還有三 十萬元的學貸背在身上。我想,如果繼續在台灣工作,這筆債務不知要等多久才能還清,遑論存到一桶金。

想要有錢賺
得專注在「澳洲人不願做」的工作

據說,現在有超過一萬名台灣年輕人正在澳洲打工,當然我不會知道每個人的想法,但至少我身邊的台灣朋友,想的都和我一樣。

「在這裡認分地出賣勞力兩年,然後帶著兩百萬元回家。」我們是這樣約定的。

我的時薪有十九元澳幣,每周大約能賺八百元澳幣,差不多是新台幣兩萬四千元;一年五十二周,我的收入應該會有一二五萬元以上。照理說,每年存個百萬元並不算難。當然,前提是要「一直有錢賺」,而且,熬得下去。

要「一直有錢賺」,就得專注在「多數澳洲人不願做」的工作。五個月前我剛來這裡,天真的想要找一家餐廳端盤子,結果不到三天就被老闆炒魷魚,他說我的英文不夠好,但我知道,其實是一個澳洲本地的年輕小伙子取代了我。

很快的我認清事實,被歸類為第一級產業的「農林漁牧業」,才是我們台勞的金飯碗。這些產業的工作機會多半勞苦,所以很缺工,難怪澳洲政府說,必須至少要有三個月的第一級產業資歷,才能申請「打工度假」簽證延長一年。

結束短暫的餐廳服務之後,接下來我去農場工作,每天清晨五點,我們在「工頭」家的門口集合點名,聽他分派今天的工作,然後,十幾個背包客擠進一輛破舊不堪的小麵包車,一站一站,工頭把我們陸續送到不同的農場。

我一度聯想到那種二次大戰電影裡的畫面,一群猶太人表情惶恐而疑惑的被送到一處一處的勞改營……,可能想得太誇張了,但這是我當時的真實感覺。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徐子晴╱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20日上午5:30

中國時報【徐子晴╱台北報導】去年高考和普考衛生行政的雙榜首廖芸儹,歷時五年考了約十三次公職考試,卻年年落榜。於是她邊工作邊念書,每天約五到六小時,並保持規律生活,為民服務的心情也愈趨強烈,終於在去年金榜題名,一舉拿下雙榜首。

考試院昨日邀請去年高普考榜首分享心得,二十八歲的廖芸儹說,她曾考過高普考、地方特考,歷經五年,收過一疊厚厚的落榜通知。去年抱著「最後一次」的心態,若再考不上,就要轉做其他工作,但最後竟拿下雙榜首。

她認為,關鍵在於自己為民服務的心情非常強烈,雖然準備過程很煎熬,落榜時一定會有失落,但歷經多次考試,最後已不再緊張。

廖芸儹非常敬佩先前揪出塑化劑汙染的衛生署楊姓技正,認為她在這麼繁忙的公務中,在細微處找出魔鬼,非常厲害,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樣的人。因此,雖歷經五年落榜,為了夢想,她每年仍再接再厲報考,希望自己莫忘初衷。現在回頭來看,她覺得「非常值得」。

廖芸儹大學畢業那年公職考落榜,便先讀研究所,後曾擔任助理、環保局臨時人員,邊工作邊準備考試。她說,前四年準備充足,卻總差臨門一腳; 最後一年嘗試補習,因花了補習費更認真督促自己學習。每天六、七點下班後,會讀到八、九點;假日從早上八點念到晚上十點,非常專心。午休時間盡量縮到半小 時內,生活作息規律,但也會保留休閒時間。

廖芸儹認為,一開始要先訂定目標,了解與考科相關時事,平常多看新聞、期刊,抓住社會脈動。再來必須不停練習考題和整理,雖然非常冗長,但 對考生十分重要,可以抓出自己的弱點。最後則要平常心面對考試,才能在應考當天發揮最大潛力。她建議考生,要確定自己的人生「要什麼」,為了夢想努力,到 最後一定會有收穫。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兼執行長馬雲先生2010年到台灣訪問,聽到與會的台灣企業大老們高談創新,回去中國後他說:

    「我說台灣沒希望了,假如七八十歲的人還在說創新。」

二年過去了,我們卻聽到台灣兩大龍頭企業,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爭論著台灣的人才問題;一個說是人才沒轉型,一個說年輕人沒舞台……。

現實的狀況則是,10個碩士搶破頭應徵大賣場收銀員,大公司利用人力派遣壓榨勞工權益,被22K寵壞的企業主哭喊著找不到奴工。台灣薪資結構失衡,青貧現象嚴重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我們不做些什麼,你能想像明年這些企業大老們會怎麼說,而台灣年輕人的未來那時候又在哪?

    說來,台灣年輕人是該慚愧的

從小我們就被要求聽大人們的話,他們說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要是失敗了,那是因為我們努力還不夠。我們被教育成了考試機器、工作機器,那些成績差的、沒工作的,都是不努力的後果,這一套我們幾乎照單全收,而且我們超乖,超聽話,完全沒發現這套理論大有問題,等到明白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付出和收穫不成比例,已經辛苦大半輩子,失去太多。

大人們總說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吃不了苦。老實說,如果一個人都可以去澳洲屠宰場打工,忍受動物哀嚎和令人做噁的腥臭,那有什麼苦是他吃不來的?也許該是時候,來檢視這些大人們了。

    大人們比年輕人更經不起檢驗

但,就連一些本該是被年輕人所學習、尊敬的標竿企業家也完全經不起檢驗,自年初總統選舉以來,有甘為選舉政治秀主角、淪為中共打手的、有強佔農地搶水的、有假造新聞操弄媒體的,還有表面上道貌岸然,私底下卻是夜夜笙歌、三妻四妾的、個個為德不卒、醜態百出。

如果說這些企業家只是私德不檢、事業經營有方也罷,近來陸續傳出內建92共識的HTC手機需要政府搶救,宏碁信評已降至垃圾等級。細看這些被我們所尊敬的企業家,才發現原來他們能力不強,經常做出錯誤判斷不說,品德也大有問題。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灣企業一面對政府大喊缺工、要求開放外勞,一面人才 又不斷的外移,如果真缺工、表示沒人可以雇用,才會缺工,才要找外勞。既然如此,那人才又怎麼會外移呢?根據資料顯示,台灣年輕人光是赴澳洲一國打工,五 年來成長十倍多,而且人數還在快速增加。有企業說台灣缺工是因為3K等辛苦、污穢、危險工作沒人做,果真如此,那台灣年輕人怎麼還會不斷地前往紐澳加拿大 等地打工,許多工作更是所謂的3K工作呢?顯然真相並非如此,也絕非沒人才可以雇用。真相是,台灣有許多的企業主思惟跟不上時代,只想靠壓低勞工薪資來增 加獲利,使得人才不願意屈就,寧可到國外工作。就連低階的打工工作,年輕人在台灣領不到三萬,到澳洲卻有六、七萬,低階工作尚且如此,何況高階人力,年輕 人又怎麼會願意留在台灣呢?在台灣許多中小企業當所謂中高階人才待遇,還比不上這些國家打工所得。

很多台灣的工廠或企業的老闆老是哀嘆台灣沒有人才,事實上,台灣本身的國際行 銷人才很多,只是沒有留在台灣本土企業而已。為什麼?因為台灣最缺的就是敢給、敢投資、講法治的老闆,即使有些企業領袖有見識、有胸襟、願意給合理薪資給 人才,然而那畢竟占整體企業是少數、鳳毛麟角。

台灣從來沒缺過人才,當然,更沒缺過愛污名化年輕勞工來壓低薪資的老闆與人力 銀行,社會和媒體在奇怪的資本教育下,年輕人被教育如何當服從的職員,抹殺了創造力與創意,社會教育不是讓年輕人當有自我意識、敢創造突破、勇於發聲的員 工,多的是中小企業主期望年輕人當個順服的家奴。先進國家正常的企業體系,員工是資本,不是成本,但台灣企業大多都不重視員工,把員工當做免洗的消耗品, 只想用虛幻、尚未實現的公司願景和利潤來留人,卻不願意給員工合理的薪資,同一份工作硬要比其他國家壓低許多,當不合理的薪資水平招募不到員工時,還大聲 跟政府嗆聲說招不到工、要大舉開放外勞才可以。這種要馬兒跑卻不讓馬兒吃草,馬兒跑了還抱怨馬兒不耐操,甚至在員工要離職時,為了省資遣費,用各種惡劣手 段迫害員工,亂扣資遣費,這種企業對待人才的環境,讓人才徹底失望,能走的人才紛紛逃離台灣,先是高階人才出走中國、南韓、新加坡,現而今連低階的年輕人 力都到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去,造成本來不缺人才的台灣開始大缺人才,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兩年外勞成長快速台灣勞工薪資備受打壓

2007年以後,每年第三季,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都會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隨經濟發展狀況及施政考量,考慮調整薪資,每年調漲薪資的議題都會引發工商團 體反彈,往往用國內經濟成長率可能下修的理由,誇大基本工資調漲的可能後果,會導致邊際勞工的失業,認為台灣絕大部分的勞工薪資都超過基本工資,調高後的 受益者只有外籍勞工,產業卻可能要因為勞動成本提高而外移,台灣勞工未蒙其利卻先受失業所害,一旦成本高於其他國家的企業,將有損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 爭力,最後受害的還是台灣勞工,上述都是資方抗拒基本工資調漲的理由,甚至希望政府鬆綁製造業的聘雇外勞規定,增加低薪勞工供給量,變相抑制台灣勞工的薪 資。

台灣許多不肖企業主習慣與媒體、人力資源公司聯手,成為共犯體系,一同唱衰年輕勞工,要求低工資、高工時,企圖不斷壓低人力成本。這些企業不斷反映工廠是 全天候運作,藍領外勞所從事的3K產業(辛苦、污穢、危險之工作)幾乎都是台灣年輕人不做的,台灣勞工不願從事夜班,核配比例又受限,夜班人力不足已影響 到產業競爭力。

 

年輕人並非不願從事3K工作 薪資過低才是缺工主因

事實上,台灣大多數勞工族群絕非不願意從事3K產業或夜班工作,關鍵在於薪資,2005年到2010年,台灣年輕人光是外移到澳洲打工就業的人數,從數百人快速增加到萬人,2011 年以後,每個月的數量更是快速增加,這還不包含外移到加拿大、德國、美國、中國、英國的部分,澳洲是極度缺乏藍領勞工的國家,工作職缺不乏農林漁牧礦業、 製造業相關,工作內容絕不比3K產業輕鬆,台灣年輕人肯遙遠移居到澳洲,卻不肯留在國內從事性質相似的工作,意味著台灣年輕族群並不滿意台灣的工作環境, 不滿意薪資待遇,大學畢業生在台灣拿不到30K,到澳洲卻至少60、70K以上,台灣資方企業所開出的薪資條件,遠遠低於紐澳等國打工的薪資,年輕人付出 的勞力、努力後的所得,在台灣遠低於這些國家,這才是年輕人一直外移、部分勞動力不願意投入職場,造成台灣產業缺人才缺工,但國內依然保持高失業率的主因 之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台灣資方願意提高付出的薪資成本,缺工問題就能得到明顯改善,真正的草莓族不見得一定是年輕的族群,反而更多的見識有限的企業老 闆才是狡獪的狐狸、或者是只想要政府協助的慣老闆。因為壓低薪資的結果,就是造成有know-how的人才不願意在台灣,這些企業也吸引不了一流人才,企 業無法創新、管理無法建立制度、行銷格局與通路打不開、經營效率也無法提升的囧境,最後,整體國家的企業經營效能與出口銷售無法提升、甚至因無法轉型而衰 退,就業機會也無法提升,走向企業殭屍化的困境。

企業主經營思惟應改造  高薪人才方能帶動企業跳躍成長

美國、德國、新加坡、澳洲、法國、中國等國家,願意以高待遇或優渥條件,吸引國際人才和外國移民,國際人才和國內勞工互相競爭之下,會提升自身能力,留在 國內爭取優渥工作機會,企業雖然付出較高的成本,但能夠得到更好的人才,增加競爭力,創新、效能提升,又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形成正向循環。勞工和企業一 起得到更多利潤,互利共存,而非企圖以競相低薪資來爭取低階勞工,強要開放外國勞工,因為低薪吸引到的外國勞工是品質落差非常大的,只能暫時改善國內低階 工作職缺不足的問題,舉國上下,本國勞工為了和外國低階勞工競爭,不得不委屈就業,全面低薪的就業市場,只會逼大量國內人才外移,企業無法獲得良好人才, 競爭力無法提升,一旦跑到國外和國際廠商競爭,只會越來越差導致營運不佳,企業被迫降低營運成本調降薪資,吸引到的勞工素質更差,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資方認為,歐美澳等國的企業毛利結構和台灣產業並不相同,如果台灣企業給予勞 工過高薪資,那麼許多技術較低、毛利較低的行業,可能會吃掉大多數的成本,這也是台灣製造業現階段的問題,事實上,企業卻沒有反思,為何自己沒有隨著時代 進步而產業轉型,依然逗留在過去的低毛利運作模式,台灣過去發達的產業,也不適合現在的台灣,而且台灣目前的基本薪資,並沒有增加到讓企業難以存活的地 步,事實上,基本工資調漲以後,2012年上半年的失業率,甚至還低於2011年和2010年,數據顯示,基本工資調漲,對於吸引本無勞動意願者投入職 場、提升勞工就業比率是有利的。

 

1970~2000年,台灣擁有源源不絕的年輕勞動力,吸引了外國企業的技術輸入和資金投資,上個世代的企業家順著這些商機闖進市場,幾乎所有產業 都有利潤,但這些榮景趨勢的前提是,台灣有廉價勞力,所以外國資方願意進駐,沒有外國資金和技術,根本不會有當時所謂的「經濟奇蹟」,但全球化的資本主義 下,外國資金和技術投資會移動到比台灣勞力廉價的國家,台灣不可能永遠年輕,墨西哥、巴西、印度、印尼、菲律賓未來擁有上升的勞動比力,世界上會一直有比 台灣更年輕的勞力輸出國,反觀中國和台灣在2015年以後,只會加快老化速度,所以不能永遠維持在低報酬率的產業水平上競爭,與其讓舊有企業繼續以上一個 世代的營運思維來經營,不如幫助企業轉型,進入適合下個世代的產業型態。

台灣對企業保護太多、干預太多 反使許多企業成為慣企業

台灣現今的產業問題不在勞工,在於許多台灣企業被寵壞了,過去台灣政府對企業的保護太多、干預也太多,常常都以公權力介入去保護特定企業、或限制企業,這 些企業也習慣看政府指導做事,以外銷為主的企業連出口都要靠央行保護、來避免匯兌損失,這些企業連對外匯的判斷與預測能力都很薄弱;內需型的企業則看政府 臉色、開發這裡、投資那裡。這些被寵壞的公司,得適當去掉一些盔甲,逼他們跟著國際潮流進步,他們才有機會成長或生存。有些產業用傳統的運作思維,本來就 會有成長上限的瓶頸,基本上就不可能提升利潤,例如某些基礎加工業、代工業,如果要維持和越南、墨西哥、印尼、巴西等新興市場競爭,根本不可能一直有利 潤,反而是像餐飲、教育、行銷設計、生質能源,這些是可以發展出特色化的產業,要透過產業轉型這種模式,才能有利潤,不能一直維持在原有產業的競爭,該外 移或退出企業的產業,就該放手,否則劣質企業造成不良就業環境風氣,持續逼國內頂尖人才出走。

 

曾經,台灣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和人才,台灣企業競爭力強,營運利潤高,高薪吸引人才,人才發揮專長,讓公司營運越來越好,讓台灣職場和企業彼此維持藍色外圍的循環趨勢, 但2002年以後,十多年來的保守思維和停滯不前的薪資,讓這些優秀的人才都外移了,加上中國與亞洲國家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人才磁吸力,讓整個人才外移的 速度不斷加劇。先是金融業人才往中國發展,後來廣告人才、公關人才、行銷人才、財會人才、管理人才、業務人才也一個一個的往這些國家去,支撐到最後的科技 人才,也在科技業毛利微薄、發展衰退的情況下,人才也逐漸的被其他國家挖走,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奇美電人才被挖去大陸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整個社會欣賞技術價值的老闆太少,為了提高營業利潤和向投資人交代,壓低員工薪資是最快的cost down方法,於是乎公司的優秀員工逐漸出走、劣幣換良幣,淘汰到最後成剩下只想依附在大公司裡領薪水的普通職員與走不開的員工,員工不想努力求突破,產品無法吸引國內外買家與消費者與購買,企業利潤逐漸下滑,企業和職場的循環進入了內層紅色的循環趨勢, 整個社會變得無成長動力,投資者不再冒險,反而進入基本民生產業套利,如房地產炒作,炒房、炒地皮是短期內獲利的最快方式,走不開的人才不再想創新與創 業,反而將聰明才智投入炒房炒地皮中,進一步使得房租和廠房租金直接或間接墊高商品的生產成本,商品價格無法在銷售市場具備競爭力,營運不佳,最終導致低 薪惡性競爭市場。

所以根本問題是,台灣製造業得轉型,轉型後產生的利潤夠高,才能再度推動整個循環運轉,但沒有高薪吸引人才,也不容易轉型,每個環節都相輔相成,眼下需要靠政府去教育這些老闆們改造頭腦思考,具體的告訴他們如何吸引人才、建立制度,開源先於節流,讓企業主知道,先思考成本增加可能帶來的開創與獲利,而不是直接亂砍成本,先用高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然後才有機會開創利潤與績效, 而不是節流先於開源,為了節省成本,先跟人才斤斤計較薪資,結果企業發展停滯,與其斤斤計較去雇用三百個臭皮匠,不如好好用三百個臭皮匠的薪資去雇用一個 諸葛亮,有頂尖的菁英,才有機會帶動創新跟發展;雇用一個諸葛亮,自然就能創造出可以雇用三百、甚至一千個臭皮匠的獲利,但雇用三百個臭皮匠,卻不一定能 創造出三百個臭皮匠的薪資,甚至可能是用減低臭皮匠薪資的方式來開出微薄的利潤空間。這種對獲利思維方式的改變,才是台灣政府跟企業首要課題。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以前的台灣,念書條件好的人,大量出國,即是「人員外流」時代,沒有出國念書條件的凡夫俗子留在台灣打拚,反而把台灣打拚成亞洲四小龍之首。那個時代,不是人才的人們表現良好,促成經濟與社會政治進步。也沒有人會說台灣沒人才。

     但到了近年,一堆在外國念過書的人回來當大官,他們把台灣的經濟局面搞得日益不堪,台灣的就業機會與就業條件日益惡化,於是稍微有點本領和懂得洋文的,就往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跑。以前是大學生為主的「人員外流」,現在則是有生產力人群的「就業外流」。於是忽然之間,人才問題成了台灣的時髦問題。在各種人才問題的論說裡,有一種說法甚至隱含的認為台灣年輕的一輩都缺乏了國際競爭力,都不是人才。

     在近代「似科學」裡,充滿了形形色色的謬說,所謂的「人才論」裡,就充滿了值得懷疑的謬說。「人才論」裡經常倒果為因,將成功的人認為就是人才,不成功的就不是人才。但一個人成功與否,有太多不確定的條件。才能只是條件之一,而且並不一定是最主要的條件,他的生命機遇,存在的條件,偶然的幸運等反而可能佔了更大的比重。《財星》雜誌資深編輯柯爾文(Geoff Colvin)在《才能被高估》一書中即指出,才能不是讓人傑出的條件,許多很傑出的運動員、音樂表演者、成功的經理人,就不是只靠才幹。

     人才所發揮的作用要看其國家的實力,美國為第一大國,它掌握了人才的定義權。美國為了國家及經濟的需要而決定甚麼是人才,甚麼不是人才。這意謂了每個國家除了大國的定義外,也應有自主的定義。但近年的台灣,早已沒有了自己定義人才的能力,只跟著大國跑,這也造成了台灣自認沒有人才的怪現象。

     一個國家真正重要的,乃是提升國力,創造出讓國民能滿足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環境,當每個國民都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家就都可自我發揮,人人都是人才。但今天的台灣,卻國力日衰,當國民尤其是年輕的國民,已愈來愈覺得天生我才必無用,台灣當然成了舉國無人才的國度。這時,國家真正該檢討的是,這種情況是怎麼造成的?以前的台灣,許多念不好書,不能出國的非人才,還能在自己的家園努力,讓中華民國在亞洲領先群國,為甚麼到了今天會出現自認舉國皆無人才的困境。

     因此,請恕我講句冒犯的話,今天台灣每下愈況,最大的關鍵,乃是台灣的政治領袖都不是人才。當政治領袖都不是人才,才會把整個國家搞得百孔千瘡,每下愈況。人家韓國、新加坡蓽路藍縷一路走來,早已國勢蒸蒸日上,相對而言,台灣卻成了韓星眼中的後進國,有一點技術性的人力都往中國大陸及星韓港移出。這些人才在台灣找不到像樣的工作機會,不走才是傻瓜。台灣人才問題的關鍵是,台灣為甚麼成了驅逐自己的人才的社會?

     今天台灣人才問題已極嚴重。這不是花一些大錢,找幾個外國人來領高薪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如果台灣持續有在進步,國民的薪資所得有在提升,今天的台灣應說是在向中國大陸及星港挖角的地方。正是因為台灣不進反退,台灣的中高技術人力才拚命向外移出。技術人力的移出是中產市民用腳在投票。這種情況當然代表了不是人才的政治已成了台灣最大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當政者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國民人人都是人才,政府的責任就是要讓每個國民都能將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發揮。而一個沒有人才的政府,剝奪了國民發揮自己人生目標的機會,使得大家只得去當「現代的出外人」。因此在這個「人才論」很時髦的時刻,當有人認為台灣年輕人無人才時,我卻認為台灣大的問題是領導無人才!(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調整大小 printable2.jpg

我工作為什麼不快樂?如何與苛刻的主管相處?如何面對工作的憤怒與忌妒?我該換工作嗎?我會失業嗎?祈禱也好、占卜也好,工作的問題總是問也問不完,求不到個讓人安定的答案。

現在,工作的難題,終於有了另一種解答,就是宗教精神領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最近出的新書《找到工作中的幸福》(The Art of Happiness at Work)。

《找到工作中的幸福》其實是美國神經與精神醫師霍華‧卡特勒(Howard Cutler)與達賴喇嘛的訪談整理。卡特勒在1998年就曾求教於達賴喇嘛,整理出《幸福的藝術》(The Art of Happiness)一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長達兩年不墜,以精裝書銷售超過1百萬本。

這一次,卡特勒帶著現代人的大苦惱──工作,再度求教於達賴喇嘛:工作,真的能帶給我們幸福嗎?

達賴喇嘛談工作?從來沒有下過工廠、進過辦公室的達賴喇嘛,真的瞭解工作嗎?其實,工作之所以令人渴望、掙扎、苦惱,是因為它牽涉現實、價值、慾望、人性,而這也正是達賴喇嘛最能解惑的部份。不過,達賴喇嘛並不是空談形而上的論調,如果細讀這本書,會驚訝的發現,達賴喇嘛能感受到我們的苦與痛,給予真實的解答與建議。

要對工作滿意,真的不容易。現在企業只在乎獲利、獲利、還是獲利,主管只是要求、要求、再要求。要如何才能轉變工作的不滿,維持個人內在的平靜與滿足?

我們人生中永遠會碰到問題,永遠會有些不滿,沒有哪件事情是讓人百分之百的滿意。我們愈能夠接受這個事實,就愈能夠處理生活上的失望。

如果碰到工作超過負荷、企業只想獲利而剝削員工的情形,就應該向主管表達、努力改變情況。忍氣吞聲默默接受不正義的事情,是錯誤的容忍。主管如果給予過多的工作,是缺乏關心、缺乏尊重,即使讓動物工作過量也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現。

但是,很多工作上的痛苦或是裁員問題,其實不是起因於主管或企業,可能是全球經濟環境所造成,所以針對公司抱怨、把怒氣發在特定主管身上,對於情況沒有任何影響。應該要分析問題的深層原因,拉大思考的角度,這樣至少改變了自己的心理能量、調整自己的看法。

我們碰到事情是會怨恨、沮喪,還是能夠保持平靜、快樂,中間的差別在於個人的態度,這需要心的訓練,可以用分析思考的方式,消散心裡的沮喪與不安。例如,你爭取一個升遷機會,雖然你的條件符合,但是最後並沒有得到機會,你可以選擇怨恨,或是平靜面對。

要多想想不同的反應方式對自己的影響,就會瞭解敵意、忌妒的情緒對自己的傷害有多大、對達成目標並沒有幫助,而容忍、滿足這些正面的情緒對自己多有益。光是這樣的瞭解,就可以讓自己對負面情緒反應更謹慎、減輕一點。

永遠有更好的工作而你沒有得到,不要一直想著沒有得到的機會,心裡滿是競爭或忌妒只會帶來更多憂慮、不滿,要用思考、分析帶來心裡的平靜。我們習慣把事情看成非黑即白,其實沒有事情是百分之百的好或是百分之百的壞,在現實中生活每件事都是相對的。

拉開思考的角度,更期待的工作不代表沒有任何問題,可能帶來要付出的代價更高、工作時間更長、責任更重、甚至置身更強烈的競爭與忌妒。

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寵壞了,我們就是忘了自己有多幸運、自己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很多人根本沒有任何工作機會、之前的世代在戰亂中生活有多辛苦。如果多想這些,可以增加我們感恩之心與滿足。

不過,滿足不是不關心、不求進步、不想學習。如果我們的技能與條件足以作更好的工作,就應該盡最大努力爭取較好的工作。不同的是,如果嘗試失敗,與其沮喪、生氣,還是可以想辦法平靜、滿足。

辦公室的組織氣氛,是許多人工作不快樂的來源。有的組織氣氛緊繃,有的是同事之間互不信任,有的是無法忍受苛刻的上司。到底該如何面對複雜的工作人際關係?

我們每個人都是相互依賴而生存的,我們愈能夠理解與體會這個事實,我們就愈願意與別人合作、相處。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是獨立的、與別人分離不相 關,認為「我的錢是我努力賺來的,我不需要靠別人」,尤其是還年輕、健康的時候,更容易認為「我可以自己處理,我不需要理會別人」。

其實,不論我們做什麼工作,總是還有很多同事對公司做出貢獻,沒有了這些同事,公司就不可能存在、我們就不可生存,更不用說我們需要消費者、供應商了。

人是社會的動物,只有一個人而沒有朋友,再強壯也不會快樂、滿足、也無法存活。如果我們要討論工作中的幸福與滿足,我們如何與周圍的同事、主管、顧客建立關係,就是首要因素。基本上我們都具備對人溫暖、友善、關愛的能力。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撰文 / 文及元

1997年夏天,還在耶魯大學攻讀第二個碩士的林紹婷( Sarena Lin),進入麥肯錫紐約分公司暑期實習。隔年, 她正式進入麥肯錫紐約分公司服務。
進入麥肯錫第八年、也就是2005年時, 林紹婷成為麥肯錫創業80年以來, 第一位出生於台灣的台北分公司總經理與紐約分公司董事。
2008年,林紹婷更上一層樓, 出任麥肯錫亞洲中心大中華區總經理(McKinsey Asia Center: Greater China),並於同年12月,代表麥肯錫出席「《財星》 500大論壇」(Fortune 500 Forum),顯示麥肯錫對於她專業能力的肯定。
《財星》500大論壇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 與會者幾乎皆為全美500大企業CEO, 林紹婷在會中發表她對於亞洲的觀察, 充分發揮她身為華人與亞洲人的優勢。
在本次以「麥肯錫式工作術」為主題的封面故事中, 本刊以電話越洋專訪林紹婷, 請她與讀者分享在麥肯錫工作11年的體會與心得。

 

麥肯錫工作法:能傳遞想法,才能贏得尊重
問:可否回憶妳當初接受麥肯錫面試時的情景?
答:我記得面試當時,共有5位主考官,分別代表5道關卡, 要能通過每一位主考官的考驗,才能進入下一關。 每個主考官都會提出一個問題,要你在45分鐘時間 內思考,重點不是最後的答案,而是邏輯思考的過程。 每位主考官的問題都不一樣、範圍也很廣泛, 甚至連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都有。

問:麥肯錫人通常會對進入公司後負責的第一個專案印象深刻, 談談妳的第一個專案?
答:進入麥肯錫的第一個星期,我立即就加入一個專案, 擔任顧問助理這項屬於基層的工作, 在專案經理和董事級顧問的帶領下, 協助某家銀行分析其新產品的規畫與評估。


這次經驗不但讓我親眼見識到資深顧問帶領團隊與分析專案的方法、 實際觀摩他們如何與客戶維持關係,更激發我深入思索:「 這些在書本上完全學不到、MBA課程也沒有教的工作方式, 究竟要如何學起來呢? 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達到像他們一樣的境界呢?」


由於每個專案都有一定的難度,客戶本身也具有相當的複雜度( 例如客戶公司內部政治、執行意願與執行力), 所以身為管理顧問一定要有很強的邏輯思考能力, 才能迅速進行了解,抽絲剝繭抓到重點,找出客戶最大的問題點, 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


此外,在管理每一個專案時,也牽涉到如何與客戶應對。有時候, 客戶會當面分享他們的意見;有些時候則需要更多引導, 但無論如何都是要站在客戶的立場,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 確保最終提出的建議與方案可以幫助客戶實際解決問題。


麥肯錫有一套扎實的專案管理系統,例如「 以假設性思考解決問題的取徑」(hypothesis problem-solving approach),即是在構思解決之道時, 預先設定某些最有可能的解答方式,朝自己目標前進, 找到求證的事實,再回來修正假設,這應該是專案管理最重要 的部分,也可避免大海撈針式的雜亂無章。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伺服器上裝電池、使用技嘉主機板、資料中心以貨櫃為單位,每箱裡面有1160台伺服器...在不景氣當道的年代,Google要分享自家資料中心的省錢方式。


Google首次展示自家的伺服器設計

Google對於自家電腦運算一向口風很緊,但週三則首度在一場會議中做了展示,談論有關資料中心用電效率的議題。

大部分企業都會跟諸如Dell、HP、IBM或昇陽購買伺服器。不過Google所擁有的數十萬台伺服器都是自己設計打造來的,該公司認為這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之一。參與過許多Google伺服器設計的Ben Jai(翟本喬,可參考數位時代這篇)則在眾人面前展示一款現代的Google伺服器。

Google 伺服器設計師Ben Jai(翟本喬)

Google的最大驚奇:每台伺服器都有一顆12伏特電,確保萬一主斷源斷電時還可持續供電。該公司也首度透露,從2005年起,其資料中心加入了標準運輸貨櫃,每個都有1160台伺服器,耗電量可達250 千瓦特(kilowatts)。

聽起來似乎很技術怪胎的作法(geeky),不過對於現場許多以經營資料中心(動輒好幾千台伺服器)為生的專家而言,大家不僅對於Google這種內建電 池的作法感到新奇,同時也對公司可保密這麼久而嘖嘖稱奇。Jai受訪時表示,Google從2005年就開始採用這種設計,至今已經是第六或第七代設計 了。

「這是我們的曼哈頓計畫。」Jai如此說。

Google對於節電效能方面十分在意,因此現在將自家經驗公開分享。Google營運副總裁Urs Hoelzle表示,由於景氣不佳導致企業預算緊縮、環保意識抬頭、能源價格高漲等因素,現在是應該Google站出來多談一點效率的時機了。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詹宏志董事長表示,台下的學生們如果是六月要畢業的, 就要面臨金融海嘯的環境。沒有人在顧用人, 不管你讀的科系多有前途,將近一半的人即將失業,這不是你 們的錯,是你們剛好走到這時代的轉折點,要面臨的一個打擊。 他表示自己也曾面對某種海嘯,並與大家分享他實現理想的歷程。

  他說,我做了十幾年的出版業,轉到網路業, 然而網路發展的太快了,雜誌社沒辦法支持, 所以就把網路獨立出來為一家公司。2000年網路泡沫化, 他做了一個 決定,實際上是好幾個決定,有的公司必須關掉、有的必須賣掉、 有的必須轉型,他知道要挑戰自己勇敢的變革,因為不勇敢, 就沒了! 他以一個總編輯者的角色 跳入電子商務的領域、也加入了入口網站的競爭等等, 當時做決定時是前途茫茫,還要面對各式各樣的批評跟指責, 但就是是硬著頭皮去做這件事。他表示,網路泡 沫之下,每一個人都開出一條路,而每一條路也都通了!回顧過去, 他認為無知則勇,而不斷學習帶來真實的力量。

 另外,他也和聽眾分享創業歷 程,他提出創業者為何創業?原因在於"全世界都錯了", 你有一個想法渴望得到驗證,有一股力量和信仰帶動你, 雖然有時候大部分的意見與你相左,但"全世界 都錯了"如果你想的夠多,你可能是唯一對的人。他也強調, 創業不是為了金錢,金錢只是附加價值,但你必須付出人生, 它不應該隨波逐流,它值得勇敢一搏,之 後就是試煉、堅忍、堅持了。接著用時間去實踐理想, 你的理想可能需要用二十年來檢驗,但不要因挫折而向現實低頭, 要因挫折而進步,要活的盡情而充實,並且 記得莫忘初衷。尤其,踏進創業世界是一點到全面的歷程, 所以一定要問,這是一個你願意為它付出一切的想法嗎? 面對金融海嘯下的不景氣時代,學生很關心, 怎麼去看到下一座金字塔,光明的未來?詹宏志表示, 世界一直在變,我們要很快的學習,掌握世界的特質。 每個世代都有新的議題跟新的處境,我很贊成大家多去 了解去學習。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沒有人能真正知道未來, 我們要努力去了解未來,但那是一個知性活動,不擔保結果。 你可以用各種方法去描繪這個未來, 但世界有他自己的劇本,他跟我們知性的活動不一定有關聯, 所以我一直說,了解前途是值得努力的工作。我比較傾向, 不管你選了什麼,也做了什麼,設法在小範 圍內讓它看起來有前途,在你可控制的範圍內, 伸手可及的範圍內把它做好,是比要改變全世界,要容易些。

 學生也提問,下一個決定之前,如何 分辨是衝動或是內心底層的本質?詹宏志建議, 在沒有很清楚的衝動跟沉澱之前,別做什麼決定, 如果你自己覺得不安,你要讓那個衝動一次二次來敲你,敲到一段 時間,你就會相信他是真的了。內在的呼聲,如果是一次, 那可能是一時衝動,如果一時又一時,那可能是內心的本質。

 再來,應該去思考你想做的事跟市場有沒有關係?你的決定跟你對世 界的理解,是要結合在一起的, 對世界的理解決定了我們什麼事要跟世界打交道, 跟世界打交道有很多條路,不是只有一條路, 有很多路你可以打開市場,只要你想做。 願意在既有的框架與市場之下,來改變這個世界。

  學生也問詹宏志董事長,你對於「人成在己」的"己" 的定義是什麼?你所堅信的是一開始的想法, 還是一連串的自我催眠?詹宏志表示,每一件事都要先不相信, 反覆的檢查之後,才相信。我相信大腦的力量,我相信理性, 我相信我可以窮盡我一身所累積的知識跟理性的運作, 來為我自己找到相對較好的路,如果我不相信這 個,那我就應該找不到,因為沒有更好的方法。也因為這樣, 每一件事我都要先想過,我不要相信簡單的、快速的答案, 每一個人都有答案,我就不信,再想一遍, 直到那個答案我完全相信為止。這是一個倔強但是有必要的方式, 就是我要全部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想一次,我不要廉價的答案, 像別人說、某某大師說了我們就相 信,這不是對的,今天在座的各位, 最值得做的一件事就是不要相信我是對的,這件事才有價值。

 他也鼓勵學生,要練習跟沒有答案為伍,一個真 正理性的人同時都跟大量的困惑為伍,持續的想。 我們擁有的力量是,我願意花力氣把我們所知道的事排比在一起, 不管是社會的規劃、教育等等,比較對錯、好 壞,想清楚說以我的力量我要做的是什麼, 我願意窮盡我已經得到的有限的知識, 來跟任何一個可以能遇到的問題搏鬥, 也許我們有機會給自己比較好的路。

 學生的提問還包括你遇過最迷惘的時刻,如何去解決它? 詹宏志表示自己就是個困惑者, 常常迷惘的是對自己要做的選擇還有這個世界的去路, 取捨之間常常花很多時間思考。 他認為人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頭皮了,只要硬著頭皮去做, 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到。

  與談學生也分別針對主題提出見解。 成大建築所周傳文與大家分享打造自我的道路首要「 擁有面對自己的勇氣」。他認為我們有責任去面對自己? 知道自己是誰?要 什麼?外在的環境,可以做為認識自己的起點。 至於如何定義內在的自己呢 ?個人經歷、成長背景等過去所留下的生命軌跡, 可以去驗證當下自己的感受,再由感受去創造自己的世界, 也就是探索過去、解釋當下、創造未來。他強調我們唯 一能掌握的,也是唯一不給別人掌握的,就是當下的自己, 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什麼、做什麼, 在每一刻都能有面對自己的勇氣,並相信自己的選擇。

  成大工科系朱立石則分享成長經驗的三個轉折, 說明他如何走自己的路。他是個僑生, 從小跟父母移民到中美洲的貝里斯, 東方的臉孔讓他受到不友善的待遇,讓他 變得自卑,封閉了自己的世界,那時的他甚至想曬黑, 讓自己變的比較不奇怪。後來受了宮崎駿的電影螢火蟲之墓的影響, 他不在自怨自艾,嘗試在別人面前突顯自 己的特性,於是他開放自我的世界,學習當地的文化, 融入當地生活,果然成為同年青少年的一份子,這是第二個轉折。 當他以為這就是好的時候,他遇到一個朋 友,朋友提醒他“你所謂的相處是完全跟他們一樣嗎?"這句話又帶 來了人生新的轉折,他再次去找出一個新的自己,能夠表達自己, 擁有自己的意見。藉由自己的 成長經驗,他強調,走自己的道路時,最重要的是平衡, 不要完全封閉自己,也不要太受別人所影響, 最重要的是在你與他人的觀念裡找出中道。980325y圖 說:新世紀成大學生論壇~人成在己篇,邀請詹宏志(右一) 擔任與談大師
http://news.pchome.com.tw/ living/cna/20090325/index- 12379704080386418009.html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
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
(因為你管不了它,也改變不了它,要先改變的是自己)。

2.
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
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
(因為你越強調自尊,越對你不利,越強調自尊,就會越沒有機會出人頭地) 。

3.
你只是中學畢業,通常不會成為CEO,直到你把CEO職位拿到手為止。
(直到此時,人們才不會介意你只是中學畢業)。

4.
當你陷入人為困境時,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訓。
(你要悄悄地振作起來,重新奮起)。

5.
你要懂得:在沒有你之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樣"乏味"。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哪個器官當老闆( 哈!哈!哈!結論真是太正點了!)

話說當上帝在創造人的身體時,

祂遇到了一個問題:每個器官都想當身體的老闆。

腦部說:"既然我控制著每一件事情,負責作思考,我理所當然是老闆"。

腳則說:"因為我帶著人到他想要去的地方,到達腦部想要所作所為的位置,
我才理應當老闆"。

手也開口:"每件工作都要我完成,而且隨身攜帶金錢可以花,老闆應該是我

眼睛也說:"你們每個部位都在我視線之內,我也讓大家知道哪裡有危險,當老
闆我最有資格!"

接下來,心臟、耳朵、肺部都輪流開口發表政見。

最後終於輪到屁眼說話了,它當然也搶著要當老闆。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gradlive&article_id=4527956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許多我們以為自已才有的獨特想法,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想過
了,而且還想的比你還徹底,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沒有人可以搞得清楚或証明到底是如何?
最後大家覺得可能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反正唬爛也不犯法,因為很難求証,於是乎
這世界的哲學家可以說是百家爭鳴,有屁就放,身為研究生的我們,了解一下這些想法也是
很好的,因為哲學家有幾種,老闆就有幾種嘛!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我不知道我到底知道什麼?,我也懷疑這世界的真相是我所無法理解的,但是至少我知道
一件事,就是我在思考的時候,我知道我是存在的…

笛卡耳型老闆--「我操故我在」
我不知道操你們是不是最後會變強,也不知道操你們所學的東西,你們以後用不用得到
,但是我知道,我操的時候,至少自已不吃虧,而且你們一定能時時感受到我的存在…

學生(你操我不在,因為你愈操,我愈不想在…我想回家…)


tfa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